[汽車之家 行業] 為了實現突破歐洲市場的目的,中國車企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搶人”大戰。據外媒報道稱,目前已經歸屬標致雪鐵龍集團(以下簡稱PSA)旗下的歐寶正積極推動數千人規模的裁員計劃,而吉利和奇瑞則開始爭搶被裁的工程師等技術人員。
2017年8月,PSA以13億歐元的價格從通用汽車手中收購了歐寶和沃克斯豪爾兩大汽車品牌,而在收購完成之后,PSA則通過“自愿買斷”等方式對兩家汽車品牌進行大幅裁員,其中就牽扯到歐寶德國總部。據最新曝光的信息顯示,針對歐寶的裁員計劃仍在繼續,在2025年之前或裁員4100人左右。這也為吉利、奇瑞兩大中國汽車品牌的“搶人”大戰提供了契機。
據悉,吉利爭搶的人員包括電動化總成工程師、信息娛樂和智能網聯工程師等,而奇瑞爭搶的人員則涉及車身構造、造型設計等方面的高級人才。按照外媒的說法,吉利和奇瑞計劃將其本地員工的數量提高至此前的兩倍。選擇招聘當地的汽車工程師有助于上述車企理解歐洲市場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及當地的法律法規政策,并能夠更好的實現在當地市場的落地。
2019年5月份時,吉利在德國小鎮Raunheim(羅因海姆,也是歐寶德國總部所在地)建立了吉利德國汽車技術公司(Geely Auto Technical Deutschland),也就是吉利德國研發中心。而據外媒報道的信息稱,目前吉利德國研發中心已從其他車企挖來了90余人,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來自于歐寶。
而比吉利更早在羅因海姆建立歐洲研發中心的則是奇瑞汽車。在2018年10月份,奇瑞歐洲研發中心完成籌建。這一歐洲研發中心的主要任務便是聚焦于設計、研發與市場研究,這與當前奇瑞爭搶歐寶被裁人員的策略不謀而合。
實際上,中國汽車品牌對于歐洲市場的覬覦由來已久。其中,吉利早在2005年時就首次參加了法蘭克福車展;華晨則在2006年與德國本地經銷商集團HSO簽署了相關協議以殺入歐洲市場;而長城汽車也在2006年制定了名為“嫦娥1期工程”的歐洲市場戰略等等。但截至目前為止,很少有中國汽車品牌成功完成對歐洲市場的“征伐”。
隨著近幾年來,中國汽車品牌在德國紛紛建立研發中心,以及中國汽車品牌的持續發展,實現對歐洲市場的突破已經愈發臨近,“搶人”大戰能否助力中國汽車品牌實現上述目標則有待進一步觀察。(文/汽車之家 王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