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日前,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部聯合印發了《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明確了未來十五年我國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綱要》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領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和交通運輸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動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技術躋身世界前列,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一批世界級工程建成運營;部分交通裝備世界領先,深水碎石高精度整平船、特大型耙吸挖泥船等重大工程裝備和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C919大型客機等載運裝備代表了中國制造的能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廣泛應用,智慧公路、智能航運、智能高鐵、智慧民航、智能倉儲配送等快速發展,交通運輸安全技防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顯著提升。
《綱要》提出,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要堅持“目標引領、重點突破、協同融合、自主開放”的原則,明確2025、2030、2035年的“三階段”目標:
到2025年,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顯著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前沿技術與交通運輸加速融合,科技創新平臺布局更加完善,人才發展環境更加優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更加順暢,初步構建適應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
到2030年,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關鍵核心技術產品自主化水平顯著提高,前沿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
到2035年,交通運輸科技創新水平總體邁入世界前列,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全面增強,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前沿技術與交通運輸全面融合,基本建成適應交通強國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
《綱要》從交通基礎設施、交通裝備、運輸服務三個要素維度和智慧、安全、綠色三個價值維度布局六方面研發任務,并對新時期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進行了部署:
>>提升基礎設施高質量建養技術水平。圍繞支撐構建更安全、更耐久、更智能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布局了強化綜合交通運輸理論研究,提升國家重大戰略通道建設技術水平,加強交通基礎設施長期性能科學觀測,推動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等任務。
>>提升交通裝備關鍵技術自主化水平。圍繞促進我國交通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自立自強,布局了加快載運裝備技術升級,強化工程和應急救援專用保障裝備研發,突破核心零部件關鍵核心技術等。同時還部署了超高速商用飛機、超高速列車、飛行汽車等新型載運工具研發,以搶占前沿裝備先機。
>>推進運輸服務與組織智能高效發展。圍繞構建“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綜合運輸服務領域的融合創新應用,提升旅客便捷順暢聯程運輸和貨物經濟高效多式聯運水平,增強城市交通擁堵綜合治理技術能力。
>>大力推動深度融合的智慧交通建設。圍繞全面提升智慧交通發展水平,集中攻克交通運輸專業軟件、專用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及空天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創新應用,加快發展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
>>推進一體化協同化的平安交通建設。圍繞交通運輸服務安全應急保障新趨勢新要求,從路網風險管控、港航安全應急、軌道交通主動安全以及綜合交通應急等領域,布局了智能安全保障、風險智能管控、快速應急處置及重大疫情應急保障、關鍵崗位人員狀態監測評估等技術研發。
>>構建全壽命周期綠色交通技術體系。圍繞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布局了基礎設施綠色建養、綠色環保運輸服務、低碳交通技術等研發應用,全面提升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水平。
>>提升新時期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能力。聚焦基本建成適應交通強國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完善、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培育、國際交流合作、成果轉化應用、標準法規體系建設和科普能力提升等方面部署任務。(編譯/汽車之家 張曉丹)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