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日前,《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出爐。在精細化調控交通需求方面,規劃提出,將加快推動小客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調控小客車使用需求,降低小客車使用強度。到2025年,全市小客車保有量控制在580萬輛以內。
根據規劃,北京加強擁車用車管理,降低小客車出行強度。調控小客車數量,逐步增加新能源指標占比,優先向無車家庭配置小客車指標,加強“一人名下多車”治理,推動個人名下第二輛及以上在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有序退出。持續強化機動車通行管理,落實外埠進京車輛禁限行和國三柴油貨車全市域禁行措施,實施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加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管理,實施新能源物流配送車輛優先通行政策,并適時研究新的通行管理措施。
同時,加快推動小客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運用科技、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在管好道路停車的基礎上,強化居住區停車管理和單位停車管理,綜合施策、“以靜制動”,調控小客車使用需求,降低小客車使用強度。
規劃還提出,促進職住平衡發展,從源頭調控交通需求。結合城市更新,加強對既有城市用地開發項目的功能修補,推動產城融合發展,促進職住平衡,從源頭縮短通勤距離。推進居住用地優先在軌道交通、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節點周邊布局,同步在周邊區域組團式實施商業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形成一批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多功能社區。完善區域交通評估標準,并納入街區控規和規劃實施單元,促進區域與交通協調發展。推廣網上辦公、視頻會議、網上審批等工作方式,提高線上辦事比例,減少交通出行。
此外,引導預約彈性出行,從時間調控交通需求。積極引導錯峰和彈性出行。降低通勤出行峰值強度,重點組織企業聚集區域、產業園區實行錯時上下班、彈性工作制等。研究軌道交通“高峰票價+通勤優惠”,引導旅游出行、生活出行與通勤高峰錯峰。
逐步推廣預約出行。在全社會培育預約出行理念,緩解集中交通出行壓力。優化社會活動預約,完善醫療機構預約就診機制,針對景點、大型文體賽事等研究總量調控、分時預約等措施,分散客流。擴大地鐵進站預約試點范圍,結合智慧安檢,對預約進站的“常旅客”提供安檢通行便利,吸引更多乘客選擇預約出行。(文章來源:北京日報;編譯/汽車之家 李娜)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