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6月5日,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5月國內銷量超過5.5萬輛,環比增漲77%,同比增長30%。雖然5月的銷量數據亮眼,但其1-5月累計銷量仍舊不如去年同期水平,累計銷量仍舊下跌0.5%。
同時,特斯拉全球銷量也不容樂觀,根據特斯拉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全球營收213億美元,低于預期的223億美元。交付量僅為42.2萬輛,同比下滑8.5%。德銀分析師Emmanuel Rosner在報告中寫道:“交付量和產量之間的差異意味著特斯拉有約4.6萬輛的庫存,這意味著除了(弗里蒙特和柏林工廠)已知的生產瓶頸之外,(特斯拉)可能還存在嚴重的需求問題。”
那么,特斯拉現在究竟在經歷什么困境?
■市場層面:“降價、零首付、零息貸款”buff疊滿,才能換來銷量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1-4月銷量Top5品牌分別是比亞迪、特斯拉、五菱汽車、鴻蒙智行和理想汽車。其中,只有特斯拉銷量出現下滑,跌幅高達8%。1-4月中國市場新能源增速為33%,特斯拉遭遇的銷量困境,并不是市場萎縮造成的。
具體來看,特斯拉在中國一季度銷量跌幅為3.8%,為提升銷量,特斯拉在3月1日已經開始促銷,針對旗下車型推出春季限時優惠好禮,有保險補貼、指定車漆福利以及低息金融政策,但反觀最終銷量,卻不盡人意——4月銷量的跌幅達到驚人的21.4%。
4月21日,特斯拉啟動了新一輪銷量刺激,比如全系直降1.4萬。5月17日還推出零首付、零息貸款等金融方案支持,可謂把“手里能打的子彈”都打出去了。面對特斯拉突如其來的重磅優惠活動,消費者確實也熱情高漲,5月銷量高達5.5萬臺,同比銷量增速直接拉升到30%。
但是,考慮到促銷政策會在短期內,透支消費者的購買力——即部分消費者看到優厚的促銷政策,會提前購車。特斯拉全年銷量走勢如何,還是取決于產品整體競爭力與后續市場政策。
■產品層面:小米SU7和極氪007強勢崛起,新勢力車企對特斯拉“貼臉開大”
目前特斯拉的主力產品仍舊是Model Y和Model 3,與去年1-4月對比,僅Model Y在一月份銷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余時間兩款車系的銷量遠不及去年同期水平。Model 3慘遭滑鐵盧,尤其是四月份,銷量同比腰斬。
從汽車之家車智云數據來看,用戶對比Model 3最多的車系有Model Y、小米SU7、漢、極氪007和極氪001。用戶對比Model Y的車系有Model 3、小米SU7、問界M7和極氪001。從消費者的對比數據來看,特斯拉產品內部競爭,更加激烈。
首先看看Model 3的暴跌,除了自家產品Model Y爭搶份額外,排位第三和第五的競品——小米SU7和極氪007都上市時間不久。從按月銷量來看,極氪007在今年1月銷量逼近6000臺,Model 3在1月的銷量下滑21%。小米SU7在4月的銷量高達7000多臺,Model 3在4月的銷量下滑62%。上述兩大競品還未經歷產能爬坡期,就已經恐怖如斯,Model 3的競爭環境已經非常惡劣。
同樣,Model Y也在遭遇來自小米、華為、比亞迪三家巨頭的圍攻,小米的流量自不必說,況且小米首款SUV的研發也在緊鑼密鼓的研發當中。問界M7前四個月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增長了14.4倍,去年前四個月月均銷量約1200臺,今年月均銷量已經達到兩萬臺。極氪001銷量同比增長41%,前四個月月均銷量接近7000臺。此外,不少新勢力車企,即將針對Model Y直接“貼臉開大”,最好的例子就是計劃今年9月上市的樂道L60。
■未來展望:強敵環伺,特斯拉在中國需打硬仗
截止到6月5日,特斯拉股價在2024年跌幅高達29%。雖然今年4月馬斯克應中國貿促會邀請訪華,特斯拉中國官方的FSD購買頁面由“稍后推出”改為“即將推出”,股價終于有所回調。但是特斯拉的未來,仍舊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特斯拉最新股價走勢 數據來源:wind」
(1)新能源車市場技術變化日新月異,特斯拉新車推出時間過晚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雖然確認,特斯拉計劃推出一款全新的入門級車型Model 2,該車型在特斯拉內部的項目代號為“Redwood”,計劃于2025年4月發布,6月投產,并在2025年底前上市。但是,遠水難解近渴,F有產品的競爭優勢在不斷弱化,新產品又不能及時補上,短期內銷量很難有較大回升的可能。
從長遠來看銷量,也不樂觀,F在距離Model 2的上市大概還有一年半,而中國新能源市場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比如低價新能源車領域的絕對王牌選手——比亞迪,前幾天剛推出秦L,直接將續航能力提升到了史無前例的2000公里,而最低價格拉到9.98萬元。不少外國網友調侃“美國國會連夜開會,加班要把針對中國汽車的關稅再提高10倍”。
新能源車技術迭代更新迅猛,一年半以后的市場究竟卷到何種天際,還尚未可知。但現在能明確感知到的是,留給特斯拉推出低價位車型的時間已經不多。
(2)15-20萬價格區間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優質競品非常多
Model 2定價預計在23000歐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8萬元),但是,特斯拉進入的15-20萬級別市場,現在競爭已經非常激烈。
同時,2023年開打的價格戰,還有延續的趨勢,現在20萬左右的新能源車,如果持續加入降價浪潮,到明年年底,價格有望進一步下探,現在對標Model 3的車型,未來大概率還是Model 2的直接競品,這些被市場驗證且經歷多次降價的優秀產品,性價比和關注度也非常高。
此外,潛在的競品還在陸續上市。現下,不少中國車企將特斯拉的產品作為主要對標產品,從產品開發到上市,直接與特斯拉正面硬剛。前有雷軍拿小米SU7對標Model 3,后有李斌拿樂道L60對標Model Y,未來對標特斯拉的產品只會越來越多。
(3)FSD售價遠高于競品,在消費降級背景下消費者支付意愿預計不高
馬斯克借FSD在中國落地重新贏得資本市場信賴,股價有所回漲。在中國地區,特斯拉FSD售價為6.4萬元,目前涵蓋自動輔助導航駕駛、自動輔助變道、自動泊車、智慧召喚等功能。雖然FSD旨在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但是,真正實現完全智能駕駛,在法律層面的放開,時間尚不確定。同時為了民眾的安全,政策方面的支持相對有限,落地也有不小阻力——比如小米SU7在北京昌平的測試,雖然合法合規,但是仍舊被當地居民投訴而沖上熱搜。
「特斯拉FSD銷售頁面」
中國車企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研發、落地以及迭代能力也非常強。同時,售價也更加便宜,部分新勢力車企甚至推出終身免費NOA功能,如理想L9 Max、L8 Max、L7 Max、小鵬G9、P7i Max。即便收費,方式也更加靈活。比如蔚來NOP可以按月訂閱,費用為380元/月。華為發布的HUAWEI ADS 2.0,一次性購買價格為3.6萬元,訂閱包年7200元,訂閱包月720元。
現如今,“消費降級”的呼喊聲不絕如縷,在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中,車企通過壓價格、減配、送服務等方式,來確保自身的市場地位。在當下經濟周期下,消費者也更加務實:只要便宜就行。在此背景下,愿意花費6.4萬購買一項非剛需服務的消費者,占比能有多高?
結語
不可否認的是,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仍舊是全球范圍內,新能源車領域的標桿。但是,由于其產品迭代速度慢,新產品推出不及時,導致老產品銷量走低,又沒有新產品填補空缺,股價也隨之大幅下跌。即便其低價產品姍姍來遲,但面臨的競爭環境,和最早推出Model 3時,已經不能同日而語。此外,由于FSD售價偏高,疊加消費降級的大環境,消費者花6.4萬元購買“非剛需服務”的意愿預計不強烈,不論是新能源車銷量,還是FSD的購買量,都將面臨重大挑戰。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