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早在1906年,奔馳就已經研發出了自己的電動車,只是受到電池商業化的限制而暫時擱置了,所以對奔馳而言,電動,不是新技術,更不是'雜牌電車'。"在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的這句話既是對品牌電動基因的重新梳理,更是對市場認知的一次重要修正。
隨著全新梅賽德斯-奔馳純電CLA正式上市,提供三款車型選擇,售價區間24.9萬至29.99萬元,這款定位年輕用戶群體的車型承載著打破市場偏見的使命。在此契機下,汽車之家等媒體與段建軍進行了一場對話,試圖探尋:奔馳將如何憑借純電CLA詮釋其對“新豪華”的理解?百年豪華品牌的護城河究竟何在?當行業普遍追逐銷量與聲量時,奔馳又將如何堅守其長期主義的價值導向?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
三大核心標簽
在段建軍的闡述中,純電CLA被賦予了三個核心標簽:同級能效最出色的電車、史上最智能的梅賽德斯-奔馳、滿足奔馳至高安全標準。這三大標簽共同構成了奔馳在電動化競爭中的差異化思路。
能效方面,這款新車堪稱“反向虛標”的典范,CLTC工況下可達866km續航,以及同級領先的百公里10.9kwh能耗。同時,它搭載了同級獨有的兩擋變速箱,有效解決了電動車高速行駛時電耗高、動力不足的痛點。
段建軍特別分享了一組實測數據:在全程空調和大半程高速的情況下,媒體試駕車跑出了百公里10.1kwh的能耗,“甚至優于我們的官方標定”。這種“反向虛標”現象,在過度宣傳續航的電動車市場顯得尤為特別。
智能方面,新車首次搭載奔馳全棧自研MB.OS全新架構;搭載與Momenta合作研發的很有“奔馳范兒”的全新城區及高速領航輔助駕駛系統,依托于奔馳強大的整車集成能力,并融入了“人機共駕”理念,采用先進的端到端大模型和規則算法為安全兜底;新車還與字節跳動豆包大模型、思必馳合作,共同打造了“更懂你”的奔馳虛擬助手。這些投入都是為用戶帶來既安全、又好用、且真正智能的駕乘體驗。

安全維度則展現了奔馳的傳統優勢與創新投入。“智能是豪華的必要條件,但不充分,安全也是至關重要的。”段建軍詳細列舉:11個安全氣囊標配、150套特殊的“破壞檢”、180次實車碰撞測試、單門把手2500萬元的研發測試費用。而在電池安全領域,奔馳對純電CLA的標準是高于明年即將開始實施的國家新規。
這些看似“笨拙”的投入,體現了豪華品牌對安全這一基礎價值的堅守。
不做“拿來主義”
雖然段建軍曾在很多場合闡述何為“豪華”,講述奔馳的專屬性,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奔馳純電CLA仍啟用了很多中國供應商,比如Momenta、寧德時代、豆包等。在被問及何為奔馳難以復制的優勢,段建軍的回答展現了豪華品牌在電動時代的供應鏈哲學:“即使擁有頂尖供應商提供的部件,也不一定能打造出最好的車,品牌自身的設計、整合能力、研發實力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透露了一個關鍵細節:Momenta創始人曹旭東曾“吐槽”與奔馳的合作“最讓人頭疼”,因為奔馳的功能安全標準極高。這種“為難別人也為難自己”的態度,具體體現在智駕系統的“測一城、開一城”策略上。段建軍強調:“我們絕不拿客戶做小白鼠,只有在這個城市全面完整的實測,才能進行開放。”
這種深度共創模式產生的成果,是段建軍所描述的“人機共駕”體驗:“不會在不該跟人較勁兒的時候較勁兒,也不會在不該躺平的時候躺平。”這區別于市場上常見的要么過于保守、要么過于激進的智駕策略,試圖在安全與體驗之間找到平衡點。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CLA將通過持續的OTA升級,做到“常用常新”,不斷更好地滿足中國用戶對智能豪華出行體驗的期待,并逐步拓展到更多的奔馳車型上。
奔馳將純電CLA定位為“油電雙行”MMA平臺的首款國產車型,段建軍明確表示:“后續MMA平臺的燃油版車型在性能表現、智駕智艙方面也同樣會非常出色。”這透露出奔馳在轉型期的戰略平衡——既全力推進電動化,也不放棄燃油車市場的技術升級。
“從來不回避競爭”
20萬-25萬元價格區間,這個被業內稱為“最卷細分市場”的領域,正上演著中國汽車產業最激烈的競爭。數據顯示,今年1-9月該區間銷售近156萬臺新車,同比增長25%,市場份額增長24.8%。然而,在繁榮的數字背后,是180款車型在此狹路相逢的殘酷現實。
面對如此密集的產品布局,梅賽德斯-奔馳選擇將純電CLA投入這個“紅海”。段建軍在交流中坦言:“競爭比較激烈,但我們從來不回避競爭。”
在這個價格區間內,消費者面臨著油、電、增程等多種驅動形式,轎車、SUV、MPV等不同車型的豐富選擇。純電CLA的入場,并非簡單地增加一個選項,而是試圖重新定義該細分市場的價值標準。段建軍強調:“對于奔馳而言,我們從不會一味追求短期銷量數字,而是堅持以價值為導向。”

純電CLA所處的價格區間,正是豪華品牌向下滲透與主流品牌向上突破的交叉地帶。在這里,奔馳需要證明的不僅是產品競爭力,更是品牌在電動時代的持續吸引力。段建軍表示“我們將選擇權交還給客戶,相信他們也終將選擇奔馳”。
同時,段建軍透露,到2027年,奔馳將帶來多達7款中國專屬車型,全面覆蓋從豪華轎車、性能SUV到純電MPV等所有核心細分市場,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多元需求和期待。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純電CLA的市場表現將成為測試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時代品牌溢價能力的試金石。如果能夠在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市場成功建立價值標桿,將為整個豪華品牌陣營的電動化轉型提供重要參考。(訪談/汽車之家 李豪亮;文/彭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