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繼去年途觀L PRO完成上市之后,上汽大眾也開始針對旗下多款車型進行“Pro換新”,目前帕薩特和途昂已經先后完成換代,很快我們終于將迎來朗逸(參數|詢價)Pro到來。它會在11月17日正式上市,而在此前的11月3日,上汽大眾朗逸Pro先迎來了第650萬輛下線的里程碑,成為在中國市場第一個達成這一成就的乘用車。那么在它的價格揭曉前,我們一起來聊聊朗逸是如何成為現象級“國民神車”,以及朗逸Pro還能否延續這輝煌的成績。

17年5次換代 650萬銷量

NEEZA概念車
朗逸最初源于一款內部代號為Modell-Y的NEEZA(哪吒)概念車,它于2006年的北京車展完成首發,隨后它的量產版定名為LAVIDA,中文名朗逸,并于2008年正式推出,售價區間為11.28-14.98萬元。它基于PQ34平臺打造而來,由上海大眾主導設計與研發,開創了海外品牌“中國特供車”的先河。
2012年第二代朗逸(售11.29-16.69萬元)正式到來,其實這代朗逸依舊是基于PQ34平臺打造而來,更嚴格的說法應該是一次中期大改款產品。不過它之所以稱為第二代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這代朗逸推出了多款衍生車型,包括朗逸、朗境(跨界)以及朗行(兩廂版),形成龐大的LAVIDA Family矩陣,豐富消費者的選擇。同時,在2013年10月,朗逸正式達成累計銷量突破100萬輛的里程碑。


2018年朗逸迎來第三代車型(售11.59-16.29萬元),在PQ34平臺服役10年之后,它終于切換至MQB平臺進行打造。這一代產品也迎來全面升級,不僅軸距加長,也是采用上汽大眾全新設計語言的首款車型,同時在動力和底盤質感方面也得到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代朗逸上市之前,前兩代朗逸家族已經取得了累計銷量350萬輛的成績,出眾的市場表現也為它贏得了“國民神車”的稱號。
理論上講,我們即將迎來的朗逸Pro應該算是朗逸的第四代車型,不過官方將其定義為第五代,或許就是把2022年到來的中期改款朗逸(售12.09-15.09萬元)定義為第四代產品了吧。這一次換代它首次帶來雙前臉造型,并針對內飾和動力進行升級。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上汽大眾還帶來了朗逸 新銳(售9.999-10.999萬元),作為一款全新產品,它豐富朗逸家族產品陣容的同時也幫助降低門檻。同時,朗逸家族在2022年也取得了累計銷量500萬輛的里程碑。


在朗逸Pro到來之前,朗逸家族已經取得了累計銷量650萬輛成績,這一數字雖然會讓很多家轎車型望其項背,但是面對身后來勢洶洶的追趕者,這一次換代自然也不可小覷。朗逸Pro將會在MQB-Evo平臺生產,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朗逸Pro都有哪些新變化。
尺寸、底盤、智能化全都Pro
朗逸Pro作為換代車型,它針對外觀、內飾以及動力和底盤均進行了升級,外觀方面依然會保留雙前臉設計,并針對車身加長了42mm;車內最大變化則是配備高通8155座艙芯片,因此可以加入騰訊生態以及智能語音等等;動力方面則會搭載全新的1.5T發動機,另外最感人的升級當屬換裝后四連桿式獨立懸架。
首先在外觀方面,朗逸Pro不僅換裝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同時依舊提供兩種前臉可選。其中經典版延續德系沉穩氣場,采用橫貫式鍍鉻箭陣下格柵,頗具小號帕薩特的風格;星空版則配備了前衛的星鉆式能量黑曜下格柵,提升運動感的同時也充滿未來感。此外,朗逸Pro還會配備靈眸LED前大燈+貫穿式LED燈+發光Logo,相信這些變化也會滿足年輕人的審美需求。
|
朗逸Pro車身尺寸對比 |
||
|
車型 |
長/寬/高(mm) |
軸距(mm) |
|
朗逸Pro |
4720/1806/1482 |
2688 |
|
現款朗逸 |
4678/1806/1474 |
2688 |
|
朗逸 新銳 |
4561/1740/1470 |
2651 |
除了前臉的變化,朗逸Pro的車身尺寸也進行了擴張,它的長寬高分別為4720/1806/1482mm,軸距為2688mm;車身長度增加了42mm,高度增加了8mm,寬度和軸距保持不變。隨著車身尺寸的增加,它的后備廂容積也將會提升至520L。此外,新車將會提供15英寸、16英寸及17英寸三種輪圈供消費者選擇。
其它細節還包括車身側面采用動感之勢平行雙脊線、隱藏式門把手以及貫穿式LED尾燈等設計。其中展翼式LED貫穿尾燈與鴻運LED發光Logo相映成趣,配合導流式隱藏排氣后保,兼具優雅與動感。
來到車內,朗逸Pro將會提供全新的白色內飾,并采用10.25英寸液晶儀表+12.9英寸懸浮式中控屏的組合。車機芯片將會搭載高通8155,這也使它能夠支持騰訊生態、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DeepSeek)以及科大訊飛語音系統,并支持Apple Carplay、CarLife和HUAWEI HiCar手機互聯。
此外,車內將會采用懷擋設計,因此在中央島臺區域也會配備手機無線充電面板。輔助駕駛方面,朗逸Pro搭載15個雷達與5個攝像頭,擁有Travel Assist駕駛輔助系統、Front Assist前方輔助系統和IPA全方位智能自動泊車等功能。
新車在動力方面將會提供1.5L以及1.5T兩款發動機,其中EA211 1.5L發動機最大功率81kW,匹配愛信6AT變速箱;1.5T EVO II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18kW,匹配DQ200 7速雙離合變速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車還會換裝前麥弗遜、后四連桿式獨立懸架,進一步提升駕乘質感。
或同堂銷售,能否應對中國品牌的沖擊?
雖然朗逸Pro還沒有正式上市,不過參考此前朗逸換代的習慣,和上汽大眾Pro家族(途觀L PRO、帕薩特Pro、途昂Pro)上市動作來看,預計朗逸Pro上市之后大概率將會保留現款朗逸進行同堂銷售。作為參考,現款朗逸售價區間為12.09-15.19萬元,朗逸新銳售價區間為7.999-10.999萬元。預計朗逸Pro的售價區間很有可能與現款朗逸高度接近,而在售的朗逸和朗逸新銳則會大幅降價與之形成價格梯度。
|
朗逸Pro車身尺寸對比 |
||
|
車型 |
長/寬/高(mm) |
軸距(mm) |
|
朗逸Pro |
4720/1806/1482 |
2688 |
|
速騰L |
4812/1813/1472 |
2731 |
|
現款卡羅拉 |
4635/1780/1435 |
2700 |
|
現款軒逸 |
4652/1815/1450 |
2712 |
在朗逸Pro上市之后,它的競爭對手首先自然離不開熟悉的老朋友,包括速騰、卡羅拉以及軒逸等等。其中速騰L剛剛于9月份完成換代,并且同樣針對車身尺寸和智能化進行了升級,動力系統則會與朗逸Pro保持一致,整體的產品力十分接近;卡羅拉和軒逸雖然目前已經進入產品周期的末尾階段,但是通過降價促銷也能夠具備一定競爭力,另外它們預計很快也將會推出全新換代產品,那個時候或許對于朗逸Pro來說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除了幾位老朋友之外,朗逸Pro更加值得擔心的其實已經來到了咱們中國品牌的新能源產品,如今榜一大哥已經被比亞迪秦PLUS牢牢占據,并且它的兄弟車型海豹05 DM-i同樣實力不俗,它們也加會成為朗逸Pro重回巔峰的最大攔路虎。而在10月30日剛剛上市的吉利銀河星耀6也同樣是虎視眈眈,也將會成為朗逸Pro的勁敵之一。此外中國品牌除了新能源產品之外,其實在在燃油車領域也不乏競爭力十足的產品,例如艾瑞澤8和即將上市的全新一代帝豪等等。

編輯點評:
朗逸作為曾經的家轎標桿級產品,它用17年650萬銷量的成績鑄就了輝煌的歷史,讓幾乎每一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著它穿梭的身影。不過如今10-15萬級的家轎市場話語權已經來到咱們中國品牌的手中,朗逸Pro的身份也將轉變為挑戰者,它雖然通過加長車身、提升智能化、換裝獨立后懸架等提升產品力,但是要想重新站上頂峰,關鍵還要看價格是否能放低姿態,那么就讓我們一起期待11月17日,朗逸Pro的正式售價揭曉吧。(文/汽車之家 郭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