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互動話題] 雷布斯曾說“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眼下新能源汽車正處在風口期,許多企業加入汽車陣營,試圖跨界造車來分一杯羹。都說隔行如隔山,跨界發展存在太大的阻力和不確定性,而一些企業的業務線與汽車八桿子都打不著,可謂毫不相干,下面就來盤點下這些不可思議的跨界造車新勢力。
Ⅰ.互聯網跨界
在熱門領域,一定少不了互聯網的身影,而領銜互聯網造車的非樂視莫屬。2014年底,樂視造車“SEE計劃”浮出水面,重金挖高管組成樂視汽車夢之隊,高調發布概念車,與多家車企達成戰略合作,上新聞頭條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一時間有“中國特斯拉”的美稱。隨后的事情大家都略有耳聞,由于資金鏈的斷裂樂視汽車項目擱淺,CEO賈躍亭也遠赴北美。
樂視汽車的窘境并沒有影響到互聯網造車的熱忱,相反蔚來、威馬、小鵬、游俠等造車企業相繼出現,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和精致的PPT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追捧,而互聯網造車企業也被用戶調侃為“PPT造車”。
Ⅱ.房地產跨界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房地產企業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在調控、去庫存的大背景下,房企的日子確實不好過,產業轉型多棲發展成為許多公司的重中之重,不乏有公司加入了造車大軍。
2017年10月31日,造車新勢力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股權結構發生了變化,實際控制人由方運舟正式變更為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2018年6月25日,恒大集團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間接獲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權,成為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簡稱FF)第一大股東。9月23日,恒大集團又以總計近144.9億元的資本入股廣匯集團,將持有后者近41%股權,成為該集團的第二大股東,看來許老板的造車夢做了不是一天兩天了。
Ⅲ.家電跨界
“鐵娘子”董明珠是家電跨界造車的代言人,2016年底,董小姐擬收購珠海銀隆100%的股份,但遭到股東反對,一個月后,她拉上好友王健林、劉強東來站臺且共同增資30億元,獲得珠海銀隆22.3%的股權,其個人占比17.4%。董小姐的執著不是無的放矢,而是看中了銀隆的鈦酸鋰電池技術。
戴森(Dyson)可以把吸塵器、吹風機賣到大幾千,目前在家電領域屬于特立獨行的存在。2017年9月戴森投資20億英鎊生產純電動汽車,目前已經有超過400人的團隊在推進電動汽車的研發工作,預計2020年新車正式亮相。
Ⅳ.酒業跨界
2018年元旦第二天,奇瑞公告稱,其將凱翼汽車51%的股權以24.94億元轉讓,宜賓市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50.5%股權,四川省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持有0.5%股權。工商登記顯示,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唯一股東為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五糧液造車的消息傳遍千家萬戶,再一次顛覆了大家對跨界造車的認知。
雖然跨度大,但五糧液造車絕非偶然。其實早在2006年,五糧液就開始了汽車領域的布局,其收購新晨動力50%的股份,介入了汽車發動機的研發與生產,此后也一直開展汽車后市場的業務。
造車不是易事,重資本、長周期、技術儲備都需要企業來慢慢消化,許多跨界造車在實踐中都遇到了諸多難題,并不是簡單的資本堆積就可以實現。當跨界成為一種時尚,跨界造車運動還在繼續,五糧液絕不是最后一個,也不是最雷的一家!對于跨界造車,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