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汽車之家一直在致力兒童安全座椅推廣行動),兒童乘車安全終于得到了越來越多汽車廠家的重視,消費者也逐漸意識到了兒童安全座椅接口這項配置的重要性。但是有些車型雖然配備了兒童座椅接口,但是接口較為隱蔽,角度不好掌握,有些女性用戶甚至無法單獨完成安裝操作,如此看來,兒童安全座椅接口的易用性同樣十分重要,于是我們決定實際測試一下。
QX50為了保持座椅的美觀和乘坐舒適性,把兒童安全座椅接口藏在了座椅內較深的位置,這樣就犧牲了安裝便利性,Q5的接口周圍有塑料件做引導,安裝時很輕松。
動力參數對比 | ||
車型 | QX50 | Q5 |
發動機 | 2.5L自然吸氣 | 2.0T渦輪增壓 |
發動機型號 | VQ25HR | EA888 |
最大功率 | 235馬力(173千瓦)/6400rpm | 224馬力(165千瓦)4300-6000rpm |
最大扭矩 | 253牛·米/4800rpm | 350牛·米/1500-4200rpm |
供油方式 | 多點電噴 | 復合噴射 |
變速箱 | 7速手自一體 | 8速手自一體 |
這臺代號為VQ25HR的2.5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相信是大部分選擇QX50的消費者所看中的,V6自然吸氣發動機線性的動力輸出和它所發出的聲音還是能吸引很多朋友的,而在這個級別車型中還在堅持使用V6發動機車型已經越來越少。
2015款奧迪Q5最大的變化就是換裝了第三代2.0T EA888發動機,相比于上一代發動機它最大功率提升了13馬力,最大扭矩依舊為350牛·米。噴油系統才是是其最大的變化,在保留原有缸內直噴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了歧管噴射,通過兩者各自優勢的互補,滿足不同工況下的燃油噴射需求。(欲了解更多技術信息請點擊這里)
QX50上的2.5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擁有更大的功率,而Q5上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則有更大的扭矩和更加寬泛的扭矩輸出范圍,兩者都有各自的追求者,所以怎么選還是要看你的個人需求。
四驅系統對比:
QX50四驅系統是一套以多片離合器為主,并配有電子限滑機構的全時四驅系統。中央差速機構為一套電控多片離合器,前后橋輪間則是不具備鎖止能力的常規開放式差速器,在出現某一車輪打滑等狀況時,系統通過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及電子限滑系統對動力進行分配。
Q5也全系采用全時四驅結構,四驅核心為位于集成在變速箱內部的托森差速器,前后橋同樣采用開放式差速器。托森差速器可以根據軸間扭矩差來分配前后軸動力,因為是純機械式結構,所以其穩定性會較高。
下面一起來看下兩車過滑輪組的表現:
當僅有右前輪具有附著力的時候,QX50的電子限滑系統對打滑車輪有制動效果,但表現得不明顯,且不足以幫助車輛脫困。降低難度過交叉軸項目時,限滑系統的接入比較及時,能夠幫助車輛順利脫困。但測試中我們發現四驅系統非常容易過熱,打滑不到10秒便開始報警,并切斷前軸動力,因此QX50并不適合極限路況,還是以運動性為主。
Q5過三個滑輪組雖然有些勉強,但最終還是通過了我們的測試項目,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輪胎出現打滑現象的時候,電子限滑系統能對車輪進行有效的制動,有附著力的車輪也有足夠的動力幫助車輛脫困,實際對比下來Q5四驅系統的脫困能力要比QX50強。
兩車的后懸架都采用鋁制下擺臂,結構上則都是比較主流的配置,讓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總結 :
其實兩款車都已經是征戰市場多年的老兵了,QX50通過國產和加長軸距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競爭力,從我們實際體驗的結果來看,它后排空間的表現確實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因車型設計較老,外觀內飾可能不太容易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眼球,而電動后備廂和全景天窗的缺失也會成為很多消費者放棄它的理由之一。不過,在舒適性和主動安全配置方面,QX50還是表現出了較強的吸引力,比如:座椅記憶、全景影像、車道偏離警示、自適應巡航等都是Q5沒有的配置,再加上發動機艙內的那臺2.5L V6發動機我相信這些才是QX50潛在客戶所看中的,而且英菲尼迪提供4年10萬公里的免費保養,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正常開的話前4年在保養方面基本就不用花錢,所以我覺的QX50是一款特點鮮明的車,它是為那些真正懂它的人所準備的。
奧迪Q5則是一款能夠滿足大部分消費者需求的車,它的外觀和內飾也是多年沒有過大的改動,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雖算不上時尚,但也不至于過時。對于中國消費者的喜好,奧迪也是了如指掌,那些我們喜愛的配置,幾乎全系標配。2015款車型換裝了新一代EA888發動機,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再加上頭頂的奧迪光環,它在中國一定不愁賣。
兩款車要怎么選,我想看完文章你心里應該有個底,如果你只想要一輛好開、實用、有面的SUV我想Q5更適合你,如果你是一個V6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擁護者,那么這個級別的SUV中除了QX50也沒有幾款車可選了。(文/圖 汽車之家 李祥 攝影 侯云峰 張可 視頻剪輯 姬振嘉)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