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壇軼事] 從汽車誕生那天起,人們對速度的渴望與追求就未曾停止過。在每次汽車動力性能進步的背后,必定少不了新發動機技術的支持。想必大家一定都很好奇電子噴射、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可變氣門正時等等這些現在常見的發動機技術都是在什么時候誕生的,而對第一次應用上這些發動機技術的車型肯定也存在各種猜想。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我來為大家回顧一下目前幾種常見的發動機技術的起源,同時也一起來了解一下首次應用上這些技術的車型都有哪些。
◆大眾Type 3
第一款應用電子燃油噴射發動機的車型
啥是電子燃油噴射系統?
電子燃油噴射發動機簡稱電噴發動機,這類發動機采用電子控制的方式來管理發動機的燃油供應過程。電噴系統取代了老舊的機械供油系統,是目前最常見的發動機燃油供應方式。由于電噴系統對供油的控制比機械供油系統更加精確,所以與傳統的機械供油系統(如化油器)相比,電噴發動機不但擁有更好的動力輸出表現,同時還能獲得更好燃油經濟性。
電子燃油噴射系統何時誕生?
最初的車用發動機電噴技術,實際上只是電子燃油噴射器,并不像現在的電噴系統一樣使用電腦來控制噴油過程。關于車用電子燃油噴射器,應該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中后期,由當時美國一家名為Bendix的公司開發,并且在1957年首次出現在AMC(美國汽車公司)生產的第一代Rambler Rebel車型上,作為搭載5.7 V8發動機車型上一個395美元選裝配置,加裝電噴裝置后的發動機最大功率提升至288馬力,而化油器版本則只有255馬力。 雖然看上去很好,但Bendix開發的這個電子燃油噴射器很不成熟,故障頻繁、可靠度極低,所以只有極少量的Rambler Rebel試產車搭載了此系統,最終并沒有真正向公眾提供,可以說是胎死腹中。Bendix公司隨后將電子燃油噴射器的專利賣給了德國博世公司。
真正意義上的電噴系統,是博世公司推出的“D-Jetronic”系統,它是現代電噴系統的雛形。D-Jetronic電噴系統被首次應用在了1967年底推出的大眾Type 3 1600TL/E車型上,這也是首次搭載具有實用意義電噴系統的車型。
第一款搭載電噴發動機的汽車
大眾Type3車系首次亮相于1961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推出之初有兩門Notchback(客貨兩用)、兩門Fastback(長坡度車頂)兩種車身形式,隨后在1962年追加一款兩門旅行車款,共計三種車身形式,市場定位屬于一般家用車。大眾Type 3兩門Fastback車型在車身外觀上,顯得小巧可愛,兩門設計又使它多了些許運動感,這樣的外觀即使在現在看起來都非常討喜,Notchback與旅行版車型在車頭設計上與Fastback車型差別不大,但是尾部則棱角分明,看起來普通很多。
由于Type 3市場定位面向家庭用戶,所以它的主要訴求便是實用與合理的售價,也因為這樣,Type 3身上沒有任何突出的舒適配置,這方面與同時期的同級別車相比沒有亮點。
Type3在發動機布局與驅動形式方面,則是采用了與大眾Type 1(甲殼蟲)車系一樣的后置發動機后輪驅動形式。
動力方面,大眾最初僅為Type 3提供了一臺水平對置四缸汽油發動機,排氣量為1.5 L,該發動機共有兩個版本,分別是最大功率44馬力的普通版與53馬力的高壓縮比版。到了1966年8月,大眾為Type 3車系加入一臺應用了博世D-Jetronic電噴系統的水平對置四缸汽油發動機,排氣量為1.6L,最大功率為47馬力。新的1.6 L電噴發動機的出現,使1967年款的大眾Type 3成為了世界上第一款搭載電噴發動機的大量生產車系,汽車發動機的電噴時代就此開啟。大眾Type3在變速箱方面,共有四速手動與三速自動變數箱兩款可供選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