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精彩汽車生活] 最近廣州陳田汽配市場要拆遷的事引起了不少汽車行業人士的關注,對于車主消費者和許多汽配和維修行業的從業人士來說,陳田市場的拆遷的確會帶來明顯影響,這個被譽為是“無所不能的神奇市場”未來何去何從?我們將通過系列報道呈現給大家。今天我們先看看還沒有拆遷完的陳田市場和未來可能的“新陳田”在哪里。
● 陳田的背景和過去
陳田汽配市場就是一個以經營拆車件為主的二手汽配交易市場,車源包括國內和海外的各種二手車、事故車和報廢車,跟國內其它地區的拆車市場不同的是這里的海外零配件來源會比較多,其上游市場包括香港的錦田、東南亞和日本等地,其中有很多是國內罕見的老車和跑車等零配件,價格便宜數量眾多,所以一直以來在拆車圈里頗有名氣。
在汽修業里對零部件有這樣的排序:新的原廠件>拆車件>新的副廠件,其中原廠件最貴,拆車件很多時候比新的副廠件還便宜,所以會有不少汽修店來這里找合適的零配件。我們此前已經有過很多相關報道,詳細的情況可以點擊這里查看(傳送門)。
該市場位于廣州白云區的陳田村地塊,近年來由于城市發展這里也逐漸成為白云區的核心區域,舊城改造已是大勢所趨,在今年3月廣州富力地產以105億的價格拿下了陳田村改造項目。官方資料顯示:”陳田村將通過全面改造,打造白云新城連片綜合開發改造示范區,建設“云山西麓宜居宜業優質城區”,形成“集約緊湊,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間。”重點是這里已經沒有規劃汽車零配件業的空間了,表明陳田汽車市場拆遷進入倒計時。
● 陳田的現狀
在具體拆遷時間上,此前很多報道都不太完善,實際上拆遷是分區域分階段進行的。陳田汽配市場主要可以分為東南西北幾個區,6月1日開始拆遷的是部分區域,沒有清拆的地區還能繼續營業到6月30日,目前的消息是7月1日開始才是真正的全區域圍蔽拆遷。據店家反應,有些商家的租約是到9月份才到期,目前的補償方案也沒有定好,所以清拆時間也可能還有變數。
6月11日,我們來到了陳田汽配市場,發現這里仍有很多商鋪仍在營業當中,在中午時分依舊是人來人往,雖然沒有以前人聲鼎沸那么熱鬧,但生意仍是正常進行。
對周邊的汽修店來說來這里找配件比較方便快捷,路上跑的車基本都能在這里找配件,熟門熟路的汽修小哥只要10分鐘就能找齊需要的配件,關鍵是都比較便宜,而且通用性也比較高。
很多商鋪的店員都表示會一直營業到6月30日,雖然這里生意比以前少了,但新市場才剛剛起步生意估計會更差,所以有不少商家其實都沒有決定最終要搬遷到哪里,花都和江高是提到最多的地方,接下來我們就去這兩個地方看看。
● 哪里才是“新陳田”?
經過多年的發展以及口碑積累,“陳田”已經從一個地名升級成了一個品牌,一個能指代成規模拆車件市場的品牌,對于汽車消費者和汽修行業人士來說,陳田市場拆了之后遷往哪里是最受關注的問題。其實大家都明白,陳田之所以能做大,并不是某一個商家比較強勢,而是成規模成體系的聚合市場才能吸引用戶過來,所以“新陳田”肯定也是要大家聚在一起才有發展前景。
● 實體店的去向
從走訪的商家處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陳田的商家主要會遷往3個地方:花都新陳田汽配城、白云致友汽配城和佛山道道通汽配城。
◆ 花都新陳田汽配城
我們首先走訪了花都新陳田汽配城,這里原來是大型器械配件城,主營的包括挖掘機和一些工程機械的配件,在陳田汽配市場宣布拆遷后,這里成為最多原陳田商家的新去處。這里有1500個左右的鋪位,據了解已經基本租完,80%以上是原來陳田的商家,也就是有超過1000家的陳田商家在此落戶,還有剩下20%是原有的大型機械配件的商戶,預計未來也會陸續搬走,所以這里的名字改為了“花都新陳田汽配城”也是名副其實的。
百度地圖搜索圖片上的名字可以定位
筆者來到這里的時候,看到這里大部分的店鋪都沒有裝修好,絕大多數處于店面裝修階段,有部分店面貼出了原陳田商家的店名。
價格方面,這里一個標準鋪面分為上下兩層,合計100平方米,租金約為35元/平方米,另外有10元/平方米的管理費,一個月的租金和管理費合計大約是4500元,相比起陳田市場隨便一個鋪面都要超過萬元的租金,應該說是便宜了許多。為了吸引商家入住,有商家透露這里能提供半年的免租金期。
在配套方面,這里周邊屬于是花都區規劃的工業園區,道路寬闊筆直,臨近高速公路出入口,周邊已經建成了一些物流和工業廠房,屬于是交通和物流都比較便利的區域。園區內和園區對面的工業區目前已經有不少物流公司已經進駐,未來這里的商家也不需要為物流發貨操心。
◆ 白云區江高致友國際汽配創意園
接下來我們走訪的是位于廣州白云區的白云致友汽配創意園,這里周邊沒有完善的工業區配套企業,汽配城被農田包圍,有高壓線位于其旁邊,雖然附近有高速公路,但高速出入口去到汽配城的道路不太方便,附近修路地段比較多。
百度地圖搜索圖片上的名字可以定位
致友集團在廣州地區是經營汽配城比較出名的集團,在廣州汽車零配件業比較集中的廣園路和永福路商圈都有經營大小不同規模的汽車城,擁有20多年汽配城運營經驗,以及完善的服務體系與管理體系,更了解商戶的需求,同時也能更好的宣傳和推廣汽配城。
跟花都新陳田汽配城類似,白云致友汽配城也是才剛剛建成不久,它的一期總投資約3億元,項目用地面積51000平方米,建設面積26000平方米,已建成商鋪約600間,整體規模要比花都新陳田汽配城小一些。應該說這里就算全部租滿,也無法承接所有陳田商戶,目前看這里更像是一個區域性的汽配市場。
在周邊配套方面,可以看到這里有相對開闊的停車場,同時已經安排了供物流公司使用的店面,有一家連鎖零售店已經開業。但是周邊公交站點不多,道路不算寬敞,3公里內能找到不是很大的倉庫。
為了吸引商家入駐,這里提供了比較優惠的租金價格和長達2年半免租金期,這對于租戶來說真的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對一些資金實力不是很雄厚的商家來說,能有兩年多的時間免租金,起碼保證了能“活”下來。走訪了這兩個地方之后,結合跟商家的交談,這兩個地方基本覆蓋了90%的原陳田商家,真正可能遷到佛山道道通的商家相對較少,而且那里相對距離廣州較遠,我們這次就沒有再去實地對話。
◆ 網絡虛擬店
通過實地走訪發現,其實有部分商家原來店面已經拆遷,但并沒有立即入駐新的實體店,而是選擇觀望,有些商家基本上是守著倉庫轉向了網絡經營。這部分商家更多的是在等待一個成功的市場再搬過去,然而估計半年內很難看出到底哪里更加合適。綜合來說,花都新陳田汽配城規模更大,交通更加便利,配套相對完善,更具發展前景;而致友汽配城則是相對小一點,短時間內不容易做到原陳田市場那樣的規模的影響力。
● 新陳田可否擺脫“散亂污”迎來產業升級?
陳田汽配市場的拆遷除了是廣州城市發展的外部需求外,其背后也有產業需要升級更新的內在需求。在官方的拆遷通知中,給出了對陳田市場的描述是違章建筑和“散亂污”區域。的確在過去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時代,沒人能預料到野蠻生長陳田市場能發展到如此大的規模和達到全國聞名的影響力。但與此同時,沒有規劃,沒有標準的拆車市場,同樣也是龍蛇混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有好貨但也有的爛貨和假貨,這里就是從“垃圾”里淘寶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水很深”,不是專業人士慎入。
我在廣州編輯部里簡單調查了一下,8個人里面去過陳田的只有3個人,只有我和改裝達人家榮真的買過這里的零件,我買的是老凱越上的水箱連接水管的接口,跟我的車完美匹配,用了多年沒有任何問題。家榮買過剎車卡鉗,用了一下就退掉了,根本就不好用。我想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陳田市場的情況:1、一般車主多數去維修店修車和買配件,不會到陳田自己買配件,這里更適合面向汽修店和零配件物流商家。2、這里的配件良莠不齊,很難有統一標準和質量保證,要買到好東西還真要看運氣。
此次拆遷給了陳田商家一次很好的產業升級的機遇,首先能把“違章建筑”的問題解決好,新的市場起碼是正經的商業用地,30年的產權明晰,而且建筑規劃也比較適合汽配市場發展,從硬件上讓拆車業的形象更好,同時也具備了可持續穩定發展的保障。
在我看來我國的拆車業不僅不應該是個夕陽產業,反而是前景光明的環保產業。從拆車這件事來看,本身就是一個變廢為寶的事,回收老車、報廢車和事故車把有用的零配件循環利用,既能節約資源,也符合市場需求。
說到市場,我們看看這個市場有多大,據公安部統計,2018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172萬輛,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27億輛,其中汽車2.4億輛,小型載客汽車首次突破2億輛。其中廣東省的汽車保有量大約是2000萬輛,廣州市場則是接近300萬輛。數量如此龐大的汽車,都會涉及淘汰、報廢和回收的環節,這里留給了拆車業很大的市場空間。而對于拆車件的回收和再利用方面,的確需要陳田汽配這樣的市場進行消化。
接下來要解決“散亂污”問題則是要靠商家自己來辦,1000多個商家,各自有不同的進貨渠道,銷售的零配件也是五花八門,如何要做到散而不亂,有秩序成體系是個難題。陳田人過去靠著“人多力量大”,以規模效應做大,如今產業升級,應該到了能形成行業標準,樹立自有品牌的階段。
除了要形成良好的銷售體系,還要有好的售后保障才能解決用戶的痛點。很多用戶對拆車件接受程度不高,主要就是擔心買回來用不了或者不耐用怎么辦,基本上很難獲得售后維修,只能再買一個再碰碰運氣。如果新陳田市場能形成統一的售后的標準,對不同的零部件給出不同的保修期,對于這個產業發展應該很有幫助。
● 總結
無論市場搬到哪里,人還是原來那群人,事還是在做原來的事,以前在一個市場里走一圈能裝出一臺車的故事在新市場依然會得以延續。而真正的“新陳田”需要的是創新的產業升級,我們走訪的這兩個市場都具備了成為“新陳田”的硬件潛力,然而最終能做大做強的應該還是能有創新,做出行業標準,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如果你只是要想找一個規模大的拆車件市場,那直接去花都新陳田市場。如果你是希望能找到好貨源有保障的產品,目前應該還不知道哪里發展更好,等后續這些市場都發展了一段時間后,我們還會再跟蹤報道一次,應該能告訴你哪里的市場才更值得去。(圖/文/攝 汽車之家 梁海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