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壇軼事] 這次的奇異機器,我們講講發動機。回想十年前,汽車發動機主流還是多點電噴的,那會兒大眾和奧迪剛裝備“缸內直噴”,感覺就是汽車界的黑科技。不過你知道否?如今家用車上的缸內直噴已經是別人玩剩下的了,這項技術其實一百年前就出現!讓它成名的是二戰時期的戰斗機。
大家應該都記得,在汽油機之前,直噴技術一直裝備在柴油發動機上,這也是它最初的應用起源。1894年,第一個采用缸內直噴的柴油機原型機誕生,當然那會兒汽車誕生才不過幾年時間,肯定只是初步試驗階段,更別說應用了。
汽油機的節奏也沒晚幾步,1902年,法國人Leon Levavasseur研發了第一個汽油直噴發動機的結構,1906年把它裝備在法國航空制造商安托瓦內爾公司的航空發動機上,這是世界上第一臺V16發動機,輸出功率100馬力,并且成功裝備飛機。
德國人在機械方面一貫超前,所以很快也開始嘗試。雨果·容克斯(Hugo Junkers)是德國航空領域的先驅,推動了例如全金屬機身等很多技術。1916年第一臺直噴汽油機裝在了容克斯公司的飛機上,當然還是小規模實驗性質的。
北歐國家往往能給人帶來小驚喜。1925年,一位瑞典的工程師喬納斯·赫斯曼(Jonas Hesselman)研發了一臺直噴發動機,它的特點是既可以使用汽油也可以使用柴油,運行模式也是奧托循環和迪賽爾循環的混合體。赫斯曼發動機在二三十年代被用在瑞典的公共汽車和其它服務車輛上,算是直噴汽油機在汽車方面的最早應用了。
真正發揚光大的還是德國。如今大名鼎鼎的博世公司在這方面很積極,30年代該公司開發了成熟的汽油缸內直噴技術,用在奔馳和寶馬的航空發動機上,緊接著很快就投入到二戰中。
需要明確的是,當時的直噴并非現在的電控,而是使用純機械控制的原理,精確度肯定比當今汽車差遠了,燃油消耗也不比化油器少,當然他們用這玩意絕不是想省油,主要目的是增加飛機的功率同時提高機動性,其中比較著名的航空發動機之一是戴姆勒-奔馳公司的DB601和DB605系列。
1933年戴姆勒-奔馳公司研制了新一代的DB600系列發動機,性能接近1000馬力,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發動機。1935年奔馳在此基礎上加入了缸內直噴技術,就成了名器DB601。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