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操控
迷迪是福田汽車旗下第一款小型車,單獨為其開發引擎的巨大成本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像大多數廠家一樣福田采取了直接購買的方法,機型分別是代號為4G13S的1.3L和4G18S的1.6L引擎,最大功率分別為62.5kw/6000rpm和73.5kw/6000rpm。國內車友對于4G系列的發動機可謂耳熟能詳,下文將會對更為實用的1.6L排量車型進行深入體會。
雖然發動機是直接的“拿來主義”,但只需要短時間的體會便能推斷出工程師花了極大的心思進行適應性調教,使迷迪的動力輸出同樣貼合其“宜商宜家”的定位。試駕初期車隊緩慢駛進路況復雜的市區,筆者發現無論在2擋還是3擋的位置上,只需要輕點或者右腳維持非常輕微的油門踏板行程,迷迪都會維持比想象中更高的更“有力”的行駛速度。這種“有力”是指雖然行駛速度低但不會讓駕駛者感到發動機處于熄火的邊緣。
有這樣的一種表現,筆者第一時間想到或者因為試駕車輛怠速調教過高,但仔細觀察發現此時轉速維持在1300rpm到1600rpm的合理區間內。把車停穩掛到空擋再觀察轉速穩定維持在800rpm,基本可以排除怠速過高的原因。這樣的話只有歸功于發動機的輸出調教和變速箱齒比的安排了。在此推斷工程師們考慮到迷迪的商用角色,特意提高引擎的低轉扭力輸出,并提高低擋的減速齒比來增強力度,好讓迷迪在滿載時同樣給出合理的動力表現。要驗證這一推斷非常簡單,觀察原地2擋起步時的表現便有分曉。
遺憾的是3擋深踩油門并沒有帶來任何驚喜,甚至給人一點青黃不接的感受,總需要把轉速提到4500rpm以上才能回報稍微明顯的提速感,1.3 L排量的車型情況更為明顯。相信1320kg的整備質量還是拖了不小后腿,車輛從低速進入中高速區域需要克服的車身慣性實在不小。當跨越這一個區域后迷迪的加速表現還是相當可觀的,足可以媲美一般的A0級轎車。另一方面迷迪的方向盤助力恰到好處,雖然力度不可變,但實在的感覺還是相當討好。
為了增強迷迪的裝載能力,廠家在底盤的關鍵受力點作了相應的加強以及添加高強度支架,使其最大裝載質量達到650kg之多。這些舉措同時也讓迷迪練就不錯的下盤功底,結合前麥弗遜獨立后縱臂扭桿式獨立懸掛,使迷迪完全沒有一般微型面包車那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路感。路面狀況較差時較硬的懸掛設定會毫不留情地把每個坑洞反映給你,但對比起常見的皮卡車或者微面來說,這些震動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結語
國內的大中型城市將會是迷迪的主打市場,而不是大多數人以為的二級城市,如果定價合理的話這一個定位是合情合理的。因為CDV所倡導的是一種高質量的用戶體驗,他瞄準的未必是一家鄉鎮制衣廠的老板,但卻很可能是高尚住宅區下的洗衣店東主;未必是農村鮮花養殖場的場主,但卻很可能是商業街上鮮花店的店長。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