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評測
1/加速測試
目前國內在售的兩款沃爾沃V90 CC都配備了全時四驅系統,所以在加速測試的時候,車輛沒有發生任何的打滑就直接沖了出去,從車身姿態上來看抬頭現象比較明顯,后懸架的支撐明顯要比之前我們測試過的進口版S90軟不少。
從數據上來看,T5發動機的動力表現一點都不弱,起步瞬間的G值也達到了0.5g,并沒有比T6有明顯的弱勢,差距應該還是在中后段的提速能力上。這臺T5渦輪增壓發動機和愛信8速變速箱的搭配,官方給出的加速成績為7.4秒,我們實測成績為7.37秒,基本上是吻合的。
2/剎車成績
全力剎車的時候,ABS的介入非常細膩,不會給駕駛者帶來緊張的感覺。車身的姿態倒是要比起步時優雅不少,點頭現象也被抑制的很好,最終的成績為38.46米,沒問題,在優秀范圍內。
3/油耗測試
油耗表現方面,我們駕駛著這臺沃爾沃V90 CC在上海的環線內經歷了晚高峰、早高峰等路況,總計行駛了121.8公里之后,這臺車最終消耗了12.91L燃油,平均油耗為10.6L/100km,和表顯的10.5L/100km差不多。對于一臺整備質量接近1.9噸的2.0T中大型豪華轎車來說,我們認為這個油耗成績已然是相當不錯的。
4/四驅測試
之前從官方介紹中我們了解到,V90 CC采用的是第五代瀚德四驅系統,日常駕駛的時候,前后橋動力分配比例為95:5,差不多就是個前驅車,這樣在城市里行駛的時候比較經濟。而當車輛進入非鋪裝路面并且發生后輪打滑時,系統可以將動力以最高50%的比例向后橋傳遞,同時結合電子輔助系統來對車輪進行制動,幫助車輛脫困。
那么在了解了基本的結構原理之后,是騾子是馬還得拉出來溜溜。首先我們對V90 CC模擬了單后輪有附著力的脫困測試,很遺憾,雖然身處車內時可以感受到電子系統在不斷的對其他三個車輪做制動,但傳遞到前輪的動力卻仍然無法幫助車輛完成脫困。不過在之后進行的模擬單前輪有附著力狀態測試中,V90 CC的脫困就顯得輕松很多,我們認為這也和V90 CC本身是一臺基于前驅平臺的四驅車型有關,前橋獲得的動力還是要比通過多片離合器傳遞至后橋的更多一些。
那么在通過了單輪附著力測試之后,也就勿須在進行交叉軸等其他的四驅測試了。測試證明,沃爾沃V90 CC作為一臺跨界旅行車,四驅系統的表現是相當優秀的。
● 編輯總結:
沃爾沃V90 CC雖然小眾,但也會受到競爭對手強有力的挑戰,或者換個方式說,它要挑戰的對手實力同樣不俗。即便V90 CC擁有更高的舒適性配置和更強大的安全配備,但是就拿奧迪A6 allroad來說,現在優惠后的終端價格也要比我們實測的這臺頂配V90 CC便宜了將近8萬元,而且A6 allroad還擁有3.0T六缸機械增壓發動機和7速雙離合變速箱,對于偏好動力的消費者來說,選擇起來幾乎就沒有什么好猶豫的,這也是V90 CC最大的弱點。
簡單給個總結的話,我認為沃爾沃V90 CC是一款綜合能力很均衡,且又個性十足的跨界車。如果你不是特別在乎動力的話(雖然它動力其實一點都不差),那么它在這個跨界旅行車這個小圈子里做的還是相當出色的。除了保留S90系列車型出色的外觀內飾設計之外,相較于傳統的轎車,它的裝載能力與實用性都更強,而面對主流的SUV車型,它又有著不落人后的越野性能,更在操控性、乘坐舒適性以及日常使用便利性等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另外還有一個我在文章里沒有寫的點,那就是它在城市中能自由出入立體車庫,而絕大部分的SUV遇到立體車庫都會比較尷尬。
最后,如果沃爾沃V90 CC能夠符合您的需求,建議您盡快將其收入囊中,作為進口車,V90 CC的現車存量不會太大。至于低配車和高配車該如何選擇,我覺得如果您對B&W音響、座椅通風按摩、Nappa真皮以及BLIS盲點監測系統這一大票配置都沒興趣的話,那么低配版本可以為您省下10萬。當然了,如果您就是那個別劍走偏鋒,就是喜歡小眾旅行車,而且還不差錢的金主,我強烈建議您選擇高配車型,一定不會讓您后悔。(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