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被稱為奢侈品的汽車,正加快步伐走入尋常百姓家。各大汽車展廳熙熙攘攘的人群,曾給汽車經銷商帶來巨額利潤。但近年來,隨著汽車市場供需關系的調整,經銷商總利潤較低,整體生存狀態并非十分樂觀:傳統經銷商如何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成功轉型,擺脫“低利潤化”的困境?適逢此刻,作為傳統經銷商代表的龐大集團總經理換帥,曾帶領斯巴魯闖出一條新路的李金勇履新。
汽車廠商以及經銷商之間的關系,未來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我們非常相信這一點,因為國家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工商總局給經銷商的營業執照、經營范圍的松綁,包括未來商務部對于汽車品牌管理辦法的修訂,這些措施的綜合推出,都會給經銷商的理性投資帶來非常良性的發展,也會對汽車生產廠家理性制定年度目標帶來好的方面。2013年、2014年所帶來的高目標、高庫存價格混亂的現狀,未來如果形成常態的話,其實傷害最大的是汽車廠家。汽車廠家如果能夠意識到,今后它的主要方向都改變成了向提高經銷商滿意度、提升經銷商的盈利能力的標準去過度,使商務政策的制定更加公開、合理,那么廠商關系會更加和諧發展。反壟斷是對于亂用市場支配地位等行為的調查,會使廠家對經銷商的管控能力越來越弱。在這種前提下,唯一能讓經銷商能夠服從廠家按照它既定的品牌戰略去發展的方式,就是提高經銷商的盈利能力。如果不提高經銷商的盈利能力,品牌就會越來越弱,甚至最終走向滅亡,提升了經銷商的盈利能力,品牌才會持續發展,這個觀點已經形成了共識。
汽車價格居高不下,紛紛降價對消費者就有好處嗎?我覺著也不是的。歐寶汽車退出了中國市場,未來會不會有A品牌、B品牌、C品牌也要退出中國市場呢?未來會不會有某些品牌會難以持續經營呢?如果退出了中國市場,如果難以持續經營廠家倒閉,這個品牌被兼并,那么消費者后繼的服務如何保障呢?比如說歐寶汽車去年退出了中國市場,首先對歐寶汽車的經銷商產生了傷害,但是最終對中國的消費者產生了傷害,后續的維修如何辦?后續再買零配件跟誰買?服務得不到保證,消費者權益得不到保證,所以說任何一個行業,應該是良性發展,健康發展。每個環節都有每個環節的合理利潤,這才是未來我們所期待的。
除了汽車經銷商和廠商之間的關系,還有一些新技術的發展也在影響著汽車行業,比如車聯網等,而汽車經銷商的盈利水平也是良莠不齊。未來汽車經銷商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類似于龐大集團(行情,問診)這種多品牌、多區域、多品種銷售的規模企業,這樣在未來發展當中,才能夠從博弈的角度跟廠家博弈,從消費者服務的角度能夠給消費者產生綜合的服務優勢。比如說未來發展的二手車、車聯網、汽車電商,像類似龐大這樣成規模的集團企業,又是多品種、多區域的企業,對于這種新的業務發展模式的變化,是能夠非常快的接受的,而且能夠快速的推進。比如未來三四線城市的汽車超市、汽車4S店的一店多品牌銷售,對于龐大集團這種大規模多品牌的企業是非常容易進行整合的,而單品牌單區域的經銷商在這種轉型當中就不具備優勢,未來有可能被兼并、被重組。
我認為未來可能會有更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面世,規模可能會越來越大,而且是主動的合作、不是由兼并形成,這樣的趨勢對未來汽車銷售企業會產生好處。隨著汽車經銷商的轉型,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經銷商注重品牌意識,誠信意識。現在汽車經銷商品牌的意識還比較淡,龐大集團愿意去做品牌的發展,我們特別希望,未來龐大的品牌也是在汽車品牌之外的一個服務品牌。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汽車銷售企業具備品牌意識,中國汽車市場隨著汽車經銷商集團的快速發展、品牌意識的快速萌醒,渠道建設會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