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邊一汽大眾新廠落戶佛山已是板上釘釘,而那邊上海大眾的“南方戰略”大幕卻遲遲未拉開。目前,據網易汽車調查顯示,大眾汽車(中國)總裁兼CEO范安德早前關于“大眾汽車計劃一次性在廣東同一地區建兩家工廠”的計劃,已經發生根本變化。
“上海大眾在廣東建廠這一項目基本已停滯,不過我們可能會考慮用其他方式來擴產。”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大眾內部人士表示。
去年底,自大眾汽車攜手兩家合資公司提出要在華南建廠的南方戰略以來,與一汽大眾為該項目積極奔走相比,上海大眾則一直保持異常低調,從未正式回應坊間傳言。
“即將上海大眾新廠不落戶廣東,但屬于我們的產能擴建項目的投資額,大眾仍會悉數劃撥。”上述上海大眾內部人士補充道。
● 未上“廣東官方目錄”
5月24日,廣東省發改委等多部門在廣東省聯合下發《關于廣東省現代產業500強項目的通知》。據該《通知》顯示,一汽-大眾南海項目赫然在目,并明確指出其建設內容及規模為年產轎車30萬輛,建設起止年限為2011年-2013年,總投資80億元。
但在該通知上,未見上海大眾在廣東有任何項目的開展。事實上,“上海大眾新廠未能落戶廣東”一事早在上月初,其風向就已經開始發生轉變。
『一汽-大眾廣東未來將產奧迪品牌』
5月11日,大眾汽車(中國)總裁兼CEO范安德在接受記者對話時透露,大眾在中國新建的兩個工廠,其中一個已經確定建在華南,“另一個很快會由上海大眾方面公布。”他還表示,“大眾與奧迪品牌的產品放在一起生產的可能性更大,而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生產基地放在同一地方的可能性不太大,因為兩個企業都需要擴大產能。”
而此前,范安德曾表示,大眾汽車計劃一次性在廣東同一地區建兩家工廠,產能均在20萬輛以上,2013年后投入使用。
● 寶龍否認被借殼
早前,廣州寶龍一度被傳為一汽大眾的殼資源。3月,該公司對外發布澄清公告稱,該公司與一汽大眾欲借殼在廣東設“第五廠”的傳聞無任何關系,也不會參與該事項的談判和籌劃活動。
『大眾2018戰略』
ST寶龍還稱,其參股的廣州寶龍集團輕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所有的位于增城市三江銀通城工業園的18宗國有土地使用權及上蓋物,已依法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拍賣給了增城市政府的土地開發儲備中心,因此,并不存在此前報道的被一汽大眾“借殼”在廣東設廠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廣東的“殼”資源包括佛山福迪、廣州寶龍、東莞汽車工業園、湛江三星和原一汽順德汽車廠,這就包括了廣州增城、佛山順德、東莞、湛江等地。近日還有媒體報道,目前一汽大眾的殼資源基本鎖定在湛江三星,而上海大眾則有可能兼并廣州寶龍,從而選址增城。
6月4日,廣州寶龍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對話時表示:外界報道上海大眾將借殼廣州寶龍為不實報道。“現在寶龍已經連續三年虧損,如果經營還得不到改善,將有可能面臨被摘牌的危險,你們不考慮與其他公司的合作?”面對提問上述人士回答:雖然目前我們在經營上,業績確實不算理想,但有關合作的事情,要看董事會股東來評估。”(文/袁桂遠)
相關閱讀:
去年底,大眾汽車攜手兩家合資公司在華公布了“南方戰略”,旨在提高大眾汽車在華南市場的市場占有率,計劃將大眾汽車、奧迪、斯柯達三大品牌在中國南方市場的年銷量從15萬輛提升至50多萬輛,并將南方市場占有率由2008年的12%提升到大眾在全國的平均市場占有率水平。
為提高銷量,大眾承諾3年內引進20款新車,而擴大在華南市場占有率最有效的途徑便是在當地建廠。4月26日,大眾汽車集團決定,進一步在中國追加16億歐元的投入,加之去年宣布向中國市場投入的44億歐元,大眾汽車2009年-2012年對華投入總額將達到60億歐元。
如今,大眾原本計劃投資建兩家新廠中的16億歐元,按當時匯率計算,其中80億人民幣的投資已明確劃撥至一汽大眾。那剩下的一半投資,上海大眾又將以何種方式來達成擴能呢?
據了解,上海大眾正把改造中的“南京工廠”列為其擴能的重要舉措。最新消息顯示,經過改造位于南京的“原菲亞特工廠”,很可能就是上海大眾未來的第四工廠,其產能可達百萬輛,這樣一來則可以有足夠的產能完成大眾的“2018計劃”,但此消息未經上海大眾官方確認。
早在2005年,上海大眾就開始謀劃第四工廠選址,曾有消息指該公司有意在上海大眾三廠旁的一塊預留空地上,籌建新工廠,但未獲得通過。
相關文章:
有望開發微型車 大眾南方工廠最新消息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006/117601.html
下周將簽約 一汽-大眾廣東項目將落實
http://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006/118490.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