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2012年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正式開幕。全國人大代表、江淮汽車原董事長左延安共帶來了19份議案,以下是左延安關于從國防安全方面提高自主品牌汽車政府采購比例的建議。
在國際上,政府采購偏重于本國企業和自主品牌已是慣例,加拿大、歐盟、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有這種做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從世界汽車工業發展與本國國家安全角度考慮,未來眾多高科技的運用,使軍用車輛已不僅僅是裝備,更屬于武器范疇,以美國悍馬為例,隨著科技發展,已經集運輸、通訊、作戰、指揮等功能于一體,此時已不能單純將其視為裝備。因此,政府必須對此作出戰略前瞻性預應。
首先、現代汽車已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代步工具,以通信,動力控制,集成電路,導航為代表的信息和電子技術在整車上的應用越來越普及,使實時診斷汽車狀態,遠程控制汽車啟動成為可能。但在開啟汽車數據通道獲取資訊的同時,車輛內部數據及車輛使用者本身的各種信息也將暴露在互聯網之下,來自互聯網絡上任意一個地方的指令都可能做到定位車輛,記錄行駛軌跡,甚至造成車輛故障, 汽車數據安全性成為不得不關注的問題。對信息化技術掌控的不足,易造成生產、市場、服務等處于被監控狀態。目前國內本土汽車電子、通信技術相比汽車強國還存在較大差距,外資、合資的關鍵電子類零部件幾乎覆蓋了我國全部汽車產品。如導航的衛星定位,汽車電子控制器及其采用的IC芯片等等。一旦外方對我國實施技術封鎖或制裁,在經濟乃至軍事上,都難以與外方形成有效的對抗,同時還面臨信息安全、技術安全和經濟安全等問題。因此,在涉及國家利益和安全的諸多領域,必須采用裝備自主品牌核心電子類零部件的整車產品。
第二,作為汽車最核心技術的汽車電子控制裝置行業,如發動機系統的控制,變速箱系統的控制,其關鍵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大型汽車集團手中,國內企業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和財力涉及這一領域。在柴油機領域,其實現國Ⅲ、國Ⅳ排放采用的共軌電噴系統、電控單體泵、電控泵噴嘴技術等關鍵零部件與核心技術都還是被外資掌控。在汽油機領域,如汽油機電噴系統(EFI)、控制系統(ECU)目前主要由聯合電子(技術來源于德國BOSCH)和萬源德爾福發動機控制系統公司(技術來自美國德爾福)兩家掌控,中國企業沒有技術話語權。
第三,目前每年國內導航市場終端規模在千萬臺以上。現在我國大多數軍用和民用導航系統是建立在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之上的,一旦發生沖突和戰爭,如果美國和俄羅斯關閉 GPS和 GLON-ASS或加大誤差,將造成大量系統癱瘓,威脅國家安全。另一方面,政府提倡并鼓勵北斗衛星導航的產業鏈發展,而目前GPS導航系統又已經占據了90%的民用市場,芯片技術成熟,國產北斗導航系統在商用化的道路上必然要經歷與GPS系統的競爭。北斗導航的商用化,離不開國內導航汽車電子企業特別是自主品牌汽車的支持,汽車工業作為國家安全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要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其首要因素是自主企業對汽車核心零部件及關鍵技術的掌控進度與深度。
第四,從汽車產業鏈和生態鏈的全局著眼,國內汽車電子企業云集還停留在汽車音響,車身控制和儀表等零部件中,這些零部件利潤微薄,而且由于技術門檻低,競爭日益激烈,面臨生存危機。其次,國內汽車電子企業大都規模較小,資金緊張使得廠商無力顧及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技術進步,進而制約了相關廠商的規模發展和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國內汽車電子行業在技術和利潤兩方面處于被邊緣化狀態,不能占據主導地位,這樣的發展趨勢將直接威脅著民族汽車工業的健康發展,甚至在特殊時刻危及國家安全。
為此,建議:
1.政府引導汽車產業鏈建立自主品牌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尤其是電子控制類零部件和高性能動力電池的共用技術平臺。
2.出臺政府對共用技術平臺的支持政策,建立資金投入機制和可行有效的投入渠道。
更多閱讀:
王鳳英:關于汽車企業如何走出去的提案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203/302820.html
李書福關于提升車內空氣質量的兩會提案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203/302814.html
曾慶洪關于解決“平民撞豪車”的提案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203/302854.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