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市場風生水起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TESLA)為何在華業務一直停滯不前?7月23日,特斯拉中國區銷售總監沈琪在接受媒體記者對話時表示,特斯拉在中國大陸的首家體驗店至今仍未開放營業,主要原因是還沒有完全拿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文件。
特斯拉北京體驗店座落于北京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一層,總面積近800平方米。早在兩三年前,特斯拉已經與該購物中心接洽合作,并于2012年定下特斯拉汽車的鋪位。而根據《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特斯拉需要在中國注冊成立公司并取得汽車產品經營權才能開業,但是近一年過去了,特斯拉體驗店還沒有正式營業的時間表。
“現在,我們還無法估計北京體驗店什么時候能夠營業。”沈琪頗感無奈,“現在只能等。”
審批掣肘
對于特斯拉北京店一直未開放的原因,沈琪坦言,北京特斯拉體驗店延遲營業是被迫的。特斯拉北京體驗店要正式營業,首先需要特斯拉成立公司。因對中國市場環境知曉甚少,特斯拉并沒有提前辦理注冊公司事宜。據了解,外資注冊公司需要商務部、工商總局的相關批復,其流程一般需要4-6個月時間。
麻煩的不止這些。特斯拉與其他外資汽車品牌在華經營模式不同,其在中國采取直營模式,沒有經銷商環節。按照《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汽車經銷商在獲得其供應商的授權,在當地工商局備案,獲得批復后則可以銷售汽車產品。特斯拉則要在完成注冊公司后,還需獲得品牌經營授權。而這仍然需要商務部、工商局等相關部門的批復,審批流程還需3-6個月。
對特斯拉而言,等待審批損失的不僅僅是每個月幾十萬元的店面租金,還有在中國的業務拓展的速度。
在中國遇到審批難題恐怕是特斯拉銷售總監喬治·布蘭肯希普(George Blankenship)意料之外的問題。今年1月,布蘭肯希普宣布首次在華設立的經銷店,并于春季開張。這是其繼香港店之后,特斯拉汽車在中國的第二步棋。
“截至目前,我們只完成了注冊公司所有程序的四分之一。如果沒有人幫我們加快速度的話,可能會等到明年才能營業。”沈琪說,他們正在積極地向商務部、工商局申請加快流程或者簡化流程。
基礎設施隱憂
雖然特斯拉在國內還未正式銷售,但其已經在業內引起了爭議。表揚者認為,特斯拉的成功讓電動車行業有了更大的希望,提供了一種新的電動汽車發展模式,未來可能顛覆傳統汽車產業;批評者認為,特斯拉模式并不適合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中國電動汽車發展不能完全復制特斯拉。沈琪并不十分擔心特斯拉中國的發展,因為特斯拉有自己完全的解決方案,并不完全依賴于充電站等基礎設施。
特斯拉產品可以提供普通民用電充電,接入美規120V家用電即可,充電效率約為每充電一小時可行駛50公里。另外,特斯拉提供高效充電方案,在車主家的車庫內進行改裝,充電電壓和充電效率均可翻倍。此外,特斯拉還提供90秒更換電池服務。
但是在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基礎建設對特斯拉而言不是一個大問題。但長時間不解決的話,肯定也會影響客戶購買電動車的熱情。”沈琪表示。
特斯拉熱
盡管特斯拉北京店面沒有開張,但這并不影響人們對于特斯拉的關注。早在今年3月份,特斯拉股價大漲并于一季度首次實現盈利,便受到國內相關人士的關注。最早關注特斯拉的則是國內IT大佬們以及關注美股的投資者們。
在過去一年里,特斯拉的股價一直在上漲,從25美元飆升至超過120美元,翻了四倍還多。大多數分析師、投資者依然在推薦特斯拉,即使這家公司因為投資巨大,還從未產生凈利潤。
這個僅有10年歷史的年輕的電動汽車公司,無論是在資金、技術人員、其他的資源還是行業經驗上都不及通用、日產和福特等大型汽車公司,但這并不影響其穩坐電動車第一把交椅。2013年5月,特斯拉MODEL S車型還成為最暢銷的一款電動汽車——盡管它的售價是競爭對手的一倍,高達7萬美元。
“它像是一臺可以駕駛的iPad。”沈琪說,特斯拉車內取消了大量的物理按鈕,取而代之的是觸摸屏,設計簡約。 特斯拉全車除了一個緊急狀態燈和一個副駕駛位的抽屜按鈕之外,沒有一個物理按鍵。
特斯拉將汽車變成奢侈品,改變了電動汽車一直以來叫好不叫座的窘境。ROADSTER是特斯拉的第一款產品。100輛限量版ROADSTER的車主包含了施瓦辛格、喬治·克魯尼等重量級政商演藝界大佬。這在無形中為特斯拉做了免費廣告。后來的MODEL S系列幫助特拉斯在今年一季度實現盈利。“明年特斯拉將生產豪華SUV,以及價格更為低廉的產品進軍普通汽車市場。”沈琪介紹。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已經被通用汽車視為其潛在威脅者。為此,通用汽車CEO阿克爾森組建了一個特別小組研究特斯拉將造成何種影響,認為一不小心特斯拉將成為行業破壞大王。特斯拉會是汽車市場里的“破壞大王”嗎?(文/丁玲)
更多閱讀:
MODEL S車型領銜 TESLA將進入中國市場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305/541831.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