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奧迪
預計投產日期:2016年
預計國產車型:高爾夫/Passat/A3/A6L插電式混動版
大眾集團已經明確表態,到2020年旗下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要降至5升/百公里,以適配國內的相關要求。大眾認為插電式混動車型更適合中國市場,未來將成為其主推方向。另外,在外界看來,大眾發展混動車型還一個目的就是對抗豐田。
混動技術國產布局:
在今年3月,大眾汽車集團分別與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署聯合聲明,大眾將與中國合作伙伴在前瞻性技術領域繼續加強合作,共同開發新能源車型,其中新能源車型主要使用插電式強混技術。
盡管大眾在混動技術研發上起步較晚,但相比之下它的優勢是,技術可以運用到MQB、MLB模塊化平臺上實現柔性化生產,并可在多個品牌共享該技術,具有很高的靈活性。這樣的好處既可節約成本,也可縮短產品的研發周期。另外,大眾還有計劃將新能源汽車電池系統等核心零部件引入中國生產, 不僅可以節約成本,也可與對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混動車型國產計劃:
從目前得到的信息看,大眾將從2016年起在MQB和MLB兩個平臺上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有計劃國產的包括高爾夫插電式混動版、Passat插電式混動版,以及奧迪的A3 e-tron、A6L e-tron車型。
『大眾新Passat預告圖』
『高爾夫GTE』 『A3 e-tron』
據了解,共享MQB平臺的高爾夫插電式混動版、Passat插電式混動版以及奧迪的A3 e-tron車型均搭載的是同一套混動系統,即1.4T發動機+專用變速箱搭配,以及鋰離子電池組(容量或因車型而有所調整)組成。
已經發布的插電式混動車型高爾夫GTE,0-100km/h加速時間為7.6秒,綜合模式下最高時速可達到217km/h;新Passat插電式混動版最高時速超過210km/h,0-100km/h的加速時間僅需8秒即可完成;奧迪A3 e-tron的0-100km/h加速時間與高爾夫GTE相同,而最高時速可達222km/h。
『奧迪A6L e-tron』
另外,奧迪還將國產更高端的奧迪A6L e-tron車型,該車將會在一汽-大眾長春生產基地投產。奧迪A6L e-tron車型是基于A6L打造,動力方面或將搭載211馬力的2.0TFSI發動機以及最大功率輸出95馬力的電動機。
編輯簡評:雖然大眾發展混動技術的速度沒有一些日系廠商快,但其憑借模塊化平臺可適配插電式混動技術的優勢,能快速在旗下多品牌的產品上推廣,相比對手能節省不少成本。
更多閱讀:
七款新能源車 曝大眾集團未來新車計劃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309/616485.html
● 沃爾沃
預計投產日期:2015年
預計國產車型:S60L插電式混動版
被吉利收編之后,沃爾沃正在積極地布局著產品國產路線。目前,沃爾沃成都工廠、大慶工廠、張家口發動機廠,以及上海的研發中心已經就位,新能源車型的國產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
混動技術國產布局:
對于環保動力,沃爾沃的計劃是已經發布的全新Drive-E用于提升傳統車型的燃油效率。接下來沃爾沃還將在國內逐步推進混動車型的國產。
其實,沃爾沃早已發布了V6O混動車型,不過由于該車采用的是柴油版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并不適配中國市場。為此,沃爾沃也專門研發了汽油混合動力系統,搭載該動力總成的S60L已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首發。
『沃爾沃成都工廠將產S60L插電式混動版』
隨著沃爾沃S60L在成都工廠投產,官方表示,S60L插電式混動版也將在成都生產,并計劃于2015年上半年在中國上市。另外,大慶工廠也計劃生產新能源車型,因此未來更多混動車型也很可能會在這里落戶。目前,官方尚未透露,S60L插電式混動版的國產化率將達到多少,不排除初期僅以進口件國內組裝的形式生產。
混動車型國產計劃:
目前,官方僅公布了S60L插電式混動版的國產計劃。這款車搭載的是2.0L四缸汽油渦輪增壓發動機,它為車輛帶來238馬力的最大功率和350N·m的最大扭矩。這套動力系統的其他核心部件包括位于發動機和8速自動變速箱之間與曲軸相連的集成式啟停電機(ISG),一個直接驅動后軸最大輸出功率達68馬力的電動機以及一組位于車輛下方容量達11.2千瓦時的鋰電池組。官方稱,該車0-100km/h加速時間為5.5秒。
S60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提供純電動、混動和性能三種不同的駕駛模式,駕駛員可自行選擇。該車在混動模式下的平均油耗僅為2L/100km,在純電動模式下擁有80km的續航里程。充電方面,車輛最快可在4個小時達到滿電狀態。
編輯簡評:專為中國市場改良的混動技術,讓我們看到了沃爾沃對于第二本土市場的誠意。這套混合動力系統的問世,也標志著能裝配在未來更多沃爾沃國產車型上。
更多閱讀:
2014北京車展:沃爾沃S60L混動版發布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404/768847.html
● 總結:
目前,由于純電動汽車發展仍受到電池、充電設施等因素的制約,相比之下,混合動力汽車無疑是離普通消費者更近,燃油經濟性較高的車型。但混動車型為何不能得到市場普遍認可?除了有些產品在節油方面并不突出之外,較高的售價也是導致消費者放棄購買的重要因素。
從文中這幾家跨國車企對于混動車型的布局來看,更多的企業計劃通過提升國產化率來降低成本。另外,它們也推出了更先進的混動技術來提升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在我看來,若國家補貼政策能將所有形式的混合動力車型都納入進來,那么將對混動車型的銷售起到助推作用。(文/汽車之家 齊天翔)
更多閱讀:
大眾/通用等 從新發動機國產看新車規劃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405/797374.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