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汽車項目進展如何?
——巨額投資蘋果汽車項目,內部名稱為“Titan”
根據海外媒體的報道,蘋果汽車項目其實早在三年前就已經啟動,至今已經投入47億美元,大家可能對這組投資數字沒有直觀概念,作為對比,蘋果最近推出的新產品Apple Watch研發投資為20億美元,那么汽車項目早期投資就已經是Apple Watch研發費用的兩倍多。另外,海外摩根士丹利汽車研究部門曾分析,蘋果汽車項目47億美元的投資金額相比其他14家傳統汽車上市公司至今在電動車研發投入方面的總和還要多。可見,蘋果真是大手筆在猛砸汽車市場。
雖然目前蘋果還未正式公開蘋果汽車項目的細節,但曾有媒體報道,該項目內部稱之為“Titan”(直譯為巨人),產品名稱可能叫iCar。現任蘋果CEO蒂姆-庫克批準,并任命曾經在福特擔任高管的蘋果iPod和iPhone設計師、蘋果產品設計副總裁史蒂夫-扎德斯基為“Titan”團隊的負責人,其中研發團隊在組織架構上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動力電池研發團隊,整車設計研發和制造團隊,自動駕駛系統團隊和車載操作系統團隊。
——高薪聘請汽車領域專家及工程師,同時計劃建設汽車研發中心
前面我們也曾提及過,蘋果汽車在無人駕駛電動車研發和制造領域的經驗基本為零,因此組建研發團隊十分重要。根據之前的報道,蘋果曾通過巨額薪水挖走了在特斯拉團隊的多名相關研發人員,其中就包括特斯拉高級工程師杰夫·卡爾森,它曾負責特斯拉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發工作。
另外,除了同樣出自硅谷的特斯拉之外,蘋果還招聘了多名傳統汽車企業或配套商公司的專家,其中包括前大眾自動駕駛工程師梅根·麥克萊恩、前福特聯網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工程師桑杰·梅西、前博世公司開發視頻駕駛輔助系統的斯坦芬·韋伯、前德爾福公司從事計算機視覺和障礙物探測技術開發的萊赫·舒米拉斯,另外,蘋果還從芯片制造商英偉達公司挖來了從事駕駛輔助計算機系統開發的工程師。據報道,目前蘋果汽車的研發團隊已經超過百余人。
有了團隊,建設研發中心也是蘋果正在進行的項目,有消息稱,蘋果計劃在舊金山設立一個研發中心,來進行其純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工作。
——它是一輛想買不一定能買得到的蘋果汽車,改善出行方式才是目標
蘋果汽車未來的市場定位是什么?這個答案目前官方還未披露,不過有多家媒體以及業內專家分析,為了迎合未來市場變化,蘋果可能不會對個人銷售,而是選擇打造蘋果汽車生態圈,致力于改善出行方式,這是一種全新的汽車發展模式。
這種猜測其實并不是空穴來潮,因為蘋果已經開始融資相關項目,例如在2016年5月13日,蘋果掏出10億美元投資滴滴,如此大規模的投資我想不僅僅只因為想將Apple Pay這種新的支付方式普及到滴滴叫車軟件上,而是為進行當中的蘋果汽車項目做前期鋪墊。
有分析認為,蘋果將通過滴滴來收集用戶對車輛的喜好以及興趣點,以針對性的開發蘋果汽車產品,另外投資滴滴也是為日后共享出行交通形式做鋪墊,在很多業內專家看來,未來出行更多是通過叫車服務實現的,而無人駕駛汽車則是一種新的替代型交通工具,它能夠較大程度提升車輛利用率以及交通效率。想必蘋果未來在這方面的投資并不會縮減,據消息稱,蘋果2016年研發投入將超過100億美金,相比2015年提高了3成,原因更多是因為“Titan”項目。
——尋求與車企合作發展,蘋果試圖在尋找汽車界的富士康?
作為一位初來乍到的新人,蘋果想在汽車領域快速穩健的發展,僅依靠拼湊的技術研發團隊遠遠不夠,例如重新研發汽車平臺所耗費的時間成本巨大,同時在生產制造、配套商建設以及質量監控體系等方面,蘋果還有很多不足和空缺。
因此,尋找一位在汽車領域有一定基礎的合作伙伴共同發展是一條不錯的捷徑,不過蘋果在尋找合作伙伴的路程中遇到了不少坎坷。
有消息稱,蘋果在2014年曾與寶馬洽談在電動汽車方面展開合作,寶馬將為蘋果提供i3作為蘋果開發純電動汽車項目的基礎車型,同時,蘋果還對寶馬的LifeDrive架構、客艙動力傳動系統以及電池模塊以及碳纖維車身等十分有興趣。之后,外媒還報道蘋果還曾與奔馳進行過接觸。不過有消息稱,由于各方在用戶數據隱私和成本等方面存在很大分歧,因此蘋果與這兩家廠商合作已經停止。
目前最新的進展是,蘋果正在與麥格納接觸,洽談關于為蘋果汽車代工生產的合作,但結果仍然是未知數。
——因項目合作、資金等問題,“Titan”項目延后至2021年落地
總體來說,目前蘋果項目仍然要面對很多的挑戰,前不久網絡上還傳出因投資和合作項目推進慢等原因,蘋果汽車或“夭折”的新聞,目前進度來看,2019年發布已很難實現。
在2016年7月份,有蘋果內部人士向外媒透露,蘋果汽車項目還在進行當中,并未停止,蘋果汽車目前計劃延后至2021年發布。那么五年后的蘋果汽車到底會是什么樣子呢?接下來,讓腦洞大開的車鮮知小組幫大家暢想一番。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