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德國時間2016年10月20日,吉利集團在柏林正式發布了全新品牌——LYNK&CO,新品牌將成為吉利集團旗下第四個汽車品牌,未來該品牌除了將在中國本土上市之外,還將進軍包括歐洲和北美市場。
◆ 品牌定義:定位在吉利品牌和沃爾沃品牌之間,核心是互聯互通
『LYNK&CO品牌LOGO』
LYNK&CO由兩個英文單詞組合而成,LYNK意為聯接、互聯,代表該品牌的合作屬性以及未來的智能互聯發展路線,其有望加入未來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的行列;CO沒有具體含義,它的意義是使得品牌名稱更加朗朗上口,從而展現新品牌主打年輕并充滿活力。
據了解,LYNK&CO品牌定位于吉利與沃爾沃之間,其未來將與大眾、豐田等海外主流品牌進行競爭,關于未來方向,LYNK&CO高級副總裁Alain Visser(魏思瀾)在發布會上介紹道:“LYNK&CO品牌定位互聯互通,未來的產品可以看成車輪上的智能手機。”
除此之外,LYNK&CO品牌未來會向客戶開放LYNK社區,客戶可以提供更多想法來幫助LYNK&CO確定下一步研發方向。
◆ 未來產品上市后,同貨幣地區將使用統一的市場指導價格
關于未來產品的定價,LYNK&CO品牌的車型會在同貨幣地區使用統一的市場指導價格,并不會出現價格上的波動,杜絕造成消費者在同一貨幣地區卻以不同價格買車的可能。另外,除了銷售產品之外,LYNK&CO將為年輕消費者來提供全新的出行服務,例如類似手機的月費租賃,汽車行業也可以效仿。
未來產品不會有太多的配置選擇,不會讓消費者在選擇上出現困難,LYNK&CO品牌不希望沿用現在汽車行業的規則,LYNK&CO要翻開汽車行業的新篇章。
◆ 兩款概念車介紹:
——LYNK&CO 01概念車
『LYNC&CO 01概念車運動版』
LYNK&CO 01概念車定位于一款緊湊型SUV車型,該車由吉利集團副總裁彼得霍布里帶領的吉利汽車哥德堡造型中心打造,整體風格非常時尚。大嘴式進氣格柵給人感覺非常具有層次感。同時前大燈組采用分體式設計,其中LED光帶式日間行車燈造型十分個性,而遠光和近光燈組則隱藏在格柵兩側,使整車前臉看起來更加具有整體感。另外,新車還有運動款選擇,輪圈和尾部排氣管等細節設計有所不同。
『LYNC&CO 01概念車』
尾部方面,01概念車采用了L形尾燈設計,采用LED光源,并呈現出立體式視覺效果,整體設計比較協調,線條飽滿,看起來并不小氣。
內飾方面,新車采用了10英寸全液晶屏的儀表盤搭配機械儀表組合設計,并配備有內飾氛圍燈、10.1英寸觸摸屏、電子換擋桿等增加科技感的元素,整體來看,新車主打北歐風格,并且設計簡約時尚。
LYNK&CO品牌官方表示,這款概念車是“最能代表智能互聯技術的產品”,基于開放式數字平臺研發設計,會與世界領先的科技公司展開合作。所以互聯方面也是未來LYNK&CO品牌主推的方面之一。
動力方面,新車未來量產后將搭載與CMA平臺相匹配的1.5T三缸、2.0T四缸發動機以及混動系統和純電動系統,傳動方面,與之匹配的將是全新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此外新車還將配備有四驅系統。
——LYNK概念車
相比于LYNK&CO 01概念車,這款命名為LYNK概念車并沒有量產計劃,其只是設計師對于LYNK&CO品牌的一種嘗試,新車采用了四門轎跑型設計,整體看起來非常動感。新車前臉依然使用大嘴式進氣格柵設計,同時前大燈組采用更加簡化的LED光源。相比LYNK&CO 01概念車新車擁有更加富有肌肉感的線條。
車身方面,新車采用向上翹起的對開四門式風格,看起來十分個性。而在尾部造型上,我們能夠看出其設計的運動感,尾燈組采用一體式光帶設計,給人感覺非常時尚。
而在內飾方面,概念車則更加夸張,造型更加運動的方向盤搭配全液晶儀表盤和中控液晶顯示屏,給人感覺更加具有未來感,同時2+2式的四把座椅,看起來也極具設計感。
● CMA平臺介紹:吉利汽車與沃爾沃聯合開發
關于平臺,01概念車基于吉利集團CMA模塊化平臺進行打造,CMA平臺是由沃爾沃汽車主導,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聯合開發的全新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該平臺在吉利汽車歐洲研發中心(CEVT)歷時3年多研發完成,可根據不同車型定位調整軸距以及車長,可覆蓋從小型、緊湊型和中型車以及相對應的SUV產品布局,未來在該平臺之上還將誕生沃爾沃新一代40系列車型。
● LYNK&CO品牌將進軍中高端細分市場,目標進軍全球汽車前十強
關于未來發展,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兼CEO安聰慧曾表示:“CMA基礎模塊架構以及LYNK&CO品牌的發布是吉利汽車集團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吉利整合全球資源、發揮集團協同優勢、實現體系化發展的戰略成果,得益于全球領先的設計研發優勢以及吉利沃爾沃協同的規模化效應,全新品牌下的產品將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能夠滿足新時代消費者的全面需求,幫助吉利進軍中高端細分市場。新品牌也是吉利汽車集團進軍全球汽車前十強的重要戰略支撐。”(文/汽車之家 耿源)
更多閱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