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法國
關鍵點:公布無人駕駛汽車發展路線圖,道路交通法律法規修訂,批準外國汽車制造商在公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2014年2月,法國公布了無人駕駛汽車發展路線圖,計劃投資1億歐元在接下來三年進行無人駕駛汽車實地測試,法國政府表示將在2016年年底實現全國數千公里的道路聯網,并推動道路交通法律法規的修訂,滿足無人駕駛汽車上路的要求,并且向全球汽車生產商開放道路進行無人車試驗。經過2年的努力,2016年8月,法國政府正式批準外國汽車制造商在公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在此之前,法國政府只允許本土汽車公司在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系統技術。
8、英國
關鍵點:清除束縛自動駕駛車的法規,就保險條例和汽車法規等進行修訂,英國Adrian Flux推出針對自動駕駛汽車的保險政策
2016年3月,英國財政大臣George Osborne宣布,英國政府計劃于2017年開始在高速公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7月11日,英國商務部和運輸部大臣公開表示,該國將清除束縛自動駕駛車的法規,其中包括交通規則,以及駕駛員必須遵守的政策法規。同時,英政府還指出——高速交通法律法規將得到適當的修改,以確保在高速路上改變車道、遠程遙控停泊車輛的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被安全使用。
目前關于英國制定自動駕駛法規的最新消息是,英國正在就保險條例和汽車法規等方面進行各方商討修訂,以期在2020年之前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上路行駛。而自動駕駛商業運作方面,英國Adrian Flux已經率先推出了針對自動駕駛汽車的保險政策,里面包含了多條自動駕駛汽車專屬的保險條款。
9、荷蘭
關鍵點:允許自動駕駛擺渡車上路,允許特斯拉Autopilot半自動駕駛系統作為輔助駕駛系統的使用
荷蘭是自動駕駛汽車的天堂。2014年,荷蘭就在審視交通法律,以便在公路上展開大規模的自動駕駛卡車測試,從而在五年內讓自動卡車在荷蘭公路上送貨。2016年1月,全球首輛自動駕駛擺渡車在荷蘭上路,使其成為第一個自動駕駛巴士上路的國家。7月,奔馳自動駕駛大巴在荷蘭上路展開測試,該大巴成功完成了20公里(約12.4英里)行駛路程,創下新的測試記錄。而對于備受爭議的特斯拉的Autopilot半自動駕駛系統,7月份荷蘭政府認可了其安全性,允許其作為輔助駕駛系統的使用,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會繼續關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對特斯拉車禍事故的調查。
10、瑞典
關鍵點:自動駕駛公共道路測試規范初稿,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許可,自動駕駛相關法律分析
瑞典有關自動駕駛公共道路測試規范初稿已經2016年3月份完稿,進入政府審議和議會審議過程,預計是2017年5月1號生效,完稿適用于各個自動駕駛水平的車輛,包括半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以及完全自動駕駛車輛。
法律方面,首先在自動駕駛公共道路測試上瑞典已經有比較完善的法規,即自動駕駛汽車在瑞典上路測試需先獲得測試許可,才能進行公共道路測試,測試單位必須遞交公共道路申請,提出有可能的安全隱患都要包括在里面,并且確保測試數據采集和保存要符合國際相關法規、個人隱私信息都要受到保護。瑞典交通局負責監管所有自動駕駛車輛的公共道路測試。此外,瑞典國會已經啟動了自動駕駛相關法律分析工作,預計2017年修改國會審議,確保2020年之前自動駕駛能夠合法銷售和使用。
11、芬蘭
關鍵點:批準了無人駕駛公交車在芬蘭上路
2016年7月15日,芬蘭交通安全局批準了無人駕駛公交車在芬蘭上路,因為芬蘭法律并沒有特別要求機動車必須有駕駛員,這就為無人駕駛車合法上路掃除了障礙。
12、聯合國
關鍵點:修改國際道路交通安全法規,編制全球統一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標準,制定汽車自動駕駛安全標準
聯合國相關機構自2016年年初起就在著手對包括《維也納公約》在內的一系列國際道路交通安全法規進行調整修改,以適應自動駕駛發展的需要。2016年3月,聯合國在最新修訂生效的法規中寫明允許駕駛員適時接管車輛的駕駛,不必隨時自行駕駛汽車,正式確認自動駕駛的合法身份。
隨后,有消息稱聯合國已設立專家組編制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標準,這個專家組中包括了來自日本、韓國、德國、法國、英國以及歐盟委員會的專家,他們將就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標準達成廣泛協議。這個全球統一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標準,其中制定這個標準的第一步目標是最早能在2018年完成高速公路上不用操作方向盤進行超車和并道的相關規則制定。
目前他們正在做的是自動駕駛安全標準,為防止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所使用的通信網絡受到黑客攻擊,聯合國下轄制定汽車國際法規的相關機構將于今年11月通過汽車自動駕駛安全標準,主要包括阻止黑客攻擊的措施及探測到攻擊時警告司機并防止失控的措施等。此外,美國也已經加入到由日本和歐洲共同擬定的自動駕駛汽車網絡安全綱領任務中。
小結:世界各國都在自動駕駛汽車的領域開展相關法規的制定,美國仍然在行業內屬于領先地位。在亞洲范圍內,新加坡的進度較為領先。但總體來看,主要都集中在道路測試和規劃、駕駛分級、汽車制造等方面。畢竟這是未知領域,各國對于新技術保持好奇的同時也重視其給人帶來的風險。我們相信在未來,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各個方面都會得以完善。(來源:蓋世汽車 編譯/汽車之家 黃慧中)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