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2008年3月初,第一代沃爾沃XC60在2008日內瓦車展上正式亮相。而在時隔整整9年后的2017年3月7日,同樣是日內瓦車展,沃爾沃向世界揭開了第二代XC60的面紗。在國內市場,初期以進口形式銷售的第一代XC60在2014年11月實現了國產,同時XC60成為了沃爾沃在華的銷售主力之一。如今,已在海外上路的第二代XC60也將迎來國產。那么,新車的國產進度如何?相比海外版和現款有哪些改變?它的到來會為國內豪華中型SUV市場格局帶來哪些變化?下面,本文將就上述疑問展開,協助您了解這款全新車型,并與您一同展望國產全新XC60的市場前景。
● 海外版新XC60基本信息
沃爾沃新XC60最初在2017日內瓦車展亮相,新車采用了來自于“90系”的全新家族化設計語言,前臉配備了著名的“雷神之錘”LED大燈組和盾形前格柵,同時車身整體線條凌厲而簡潔。
在車尾部分,“維京戰斧”式L形尾燈造型犀利而充滿張力,尾部整體線條平直而規整,穩重之中也蘊藏著更強的運動氣息。可以說,新車外觀在完美移至了新XC90設計語言的同時,還進行了更多年輕化的調整。
新XC60在內飾設計上繼續汲取了S90和新XC90的全新設計風格,中控臺線條平直,皮質材料、鋼琴烤漆和鍍鉻裝飾的巧妙運用營造出了很強的精致感。此外,全液晶儀表盤和大尺寸中控屏幕的運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該車的科技感。此外相比現款XC60,新車還增加了諸多高端配置。由于新車在海外市場已發布多時,我們也對其進行了實拍,因此您可前往汽車之家產品庫查看其高清套圖,一睹它的風采(點此跳轉)。
● 新XC60的國產進度
1、提供三種外觀風格,與海外版相同;
2、車身尺寸與海外版完全一致;
3、搭載190馬力-407馬力的T4/T5/T8三種動力。
此前已經陸續曝光諜照和申報圖的國產新XC60原定于9月開幕的成都車展上面向公眾亮相,但令人遺憾的是,即便是一場開在產地成都“家門口”的盛宴,國產新XC60也沒能到場一展身姿。好在根據我們不久前獲得的消息,新車將會在11月17日開幕的2017廣州車展上亮相并開啟預售。至于上市時間,則基本可以確定是在今年年內。
『國產新XC60 T4 Momentum普通版』
據我們獲得的消息,在外觀造型方面,國產新XC60將會提供Momentum普通版、Inscription豪華版、R-Design運動版三種外觀風格,與海外版車型完全一致;車身尺寸上,國產新XC60的長寬高分別為4688/1902/1658mm,軸距為2865mm,與海外版車型完全一致。值得一提的是,現款XC60也保持著海外版的尺寸。
『國產新XC60 T5 Inscription豪華版』
新XC60 動力級別一覽 | |||
車型 | 最大功率(馬力) | 海外版 | 國產版 |
D4 | 190 | √ | × |
T4 | 190 | × | √ |
D5 | 235 | √ | × |
T5 | 254 | √ | √ |
T6 | 320 | √ | × |
T8 | 407 | √ | √ |
國產版本的動力配置相比海外版有調整:國產新XC60將同步投放T4、T5、T8三種動力級別,即2.0T單增壓低功率、2.0T單增壓高功率和2.0T雙增壓插電混動三款,最大功率分別為190馬力、254馬力和407馬力,傳動系統匹配8AT變速箱。相比海外版車型,國產版將海外入門的D4柴油車型替換成了T4汽油車型,最大功率保持一致,可以看作是同一級別的車型;不過,320馬力的T6車型(2.0T雙增壓)在國產版本上遭到了取消。
『國產新XC60 R-Design運動版』
車身尺寸一致、外觀套件一致、動力級別基本相近,而刨除這些重點但又基礎的核心外,我們還獲悉到國產新XC60有可能會原汁原味地保留海外版車型的調校。若果真如此,那么,這種原汁原味的國產化我們究竟是該鼓掌歡迎還是該慎重選擇呢?這還得從海外版全新XC60的實際表現說起。
● 海外版新XC60改善了現款車型的一些槽點
通過汽車之家口碑,我們可以看到現款XC60車主對愛車抱怨較多的問題,包括后排空間小、后排座椅調整靈活度低、前排儲物空間欠缺、沒有座椅通風、儀表盤造型老氣、保養費用高等等。那么,這些問題在新一代車型上是否有所改進?我們參考海外版車型逐一來看。
后排空間/座椅靈活度:同級常規水準,沒有明顯改善
『海外版新XC60與現款XC60乘坐空間對比』
從上圖可以看到,身高、身材都相近的兩位體驗者在新、老XC60的后排乘坐時,車輛擁有著近乎一致的空間表現,頭部空間和腿部空間均為四指和兩拳,整體表現屬于同級別常規水準。不過,不少現款XC60車主在口碑中表達了對于后排空間的不滿,鑒于這一點,全新XC60可能還是不太容易滿足這部分消費者的需要;與此同時,新XC60的后排座椅依然無法前后挪動或進行靠背角度調節。因此,新XC60的后排空間雖然表現尚可,但座椅靈活度相比老款并沒有明顯的改進,不知道國產版本是否能夠加入這兩項調節。
儲物空間:數量不多但尺寸有升級
『圖為海外版新XC60』
現款XC60車主抱怨較多的問題還包括前排儲物空間少。而參考不久前的試駕體驗文章來看,新XC60的儲物空間數量與現款車型基本一致,但門板儲物格、扶手箱等多處的儲物空間尺寸有所增大,整體來看相比現款還是有一定提升的。值得一提的是,新車還在后排座椅下方加入了儲物格,并配有防滑墊,頗具創意性。
全系沒有座椅通風:已改善
『圖為海外版新XC60』
目前國內在售的現款XC60全系車型都沒有配備座椅通風,這一配置的缺失令不少南方消費者感到不滿。不過我們從沃爾沃海外官網獲悉,海外版全新XC60的高配車型將配備座椅通風。如果未來國產車型能夠將這一配置保留,那么車輛在夏季的駕乘舒適性也將大大提升。
儀表盤造型略顯寒酸老氣:已改善
『現款XC60的高配液晶儀表盤』
『圖為海外版新XC60的全液晶儀表』
現款XC60的高低配車型共享一套儀表盤造型,而區別在于低配為機械指針式,而高配車型中央的三組表盤為液晶屏顯示。一些車主表示,這款儀表盤的樣式較為老氣,低配機械指針版本的設計甚至略顯寒酸。現在,這一問題在全新XC60上得以解決,高配車型的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兼顧了科技感和信息顯示的豐富度,值得肯定。
可以看到,全新XC60解決了現有的一些問題,但改進不算太過全面,例如前排儲物空間和后排座椅等方面的優化程度比較有限。而除了上述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抱怨點外,較多現款XC60車主還認為沃爾沃品牌車輛的保養費用較高,而這一問題與廠家的保養政策及定價有關,與車輛本身的產品力關系不大。因此,保養較貴的問題恐怕短時間內還難以改善。那么,除了這些靜態的改進點之外,全新XC60開起來又是怎樣的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 全新XC60試駕回顧
海外版T5車型試駕感受
法蘭克福車展期間,我們搶先試駕了沃爾沃全新XC60 D5/T5車型,在此我們直接截取了編輯苑璐和沈嘉旭的試駕感受(本段內容摘自試駕文章《巨蟹座型男 搶先試駕沃爾沃全新XC60》):
汽油版的全新XC60 T5車型車在轉向、懸架的表現上與D5車型可以說是一模一樣的,都是輕松、舒適的風格。轉向非常輕,有一點虛位,但足以滿足日常的使用。懸架和座椅的舒適性都很不錯,高速過彎可能會有一些側傾,但是更長的懸架行程確實帶來了更舒適的駕駛感受。
雖然同是2.0T發動機,D5的最大扭矩還更大一些(D5最大扭矩480牛·米,T5最大扭矩350牛·米)。但在實際駕駛時,還是汽油版的T5車型動力響應更好,加速時動力也更為持續。來自愛信的8AT換擋比較積極,平順性可圈可點,唯一不足的問題還是深踩油門的時的動力響應總是慢半拍。這個問題在S90、V90 CC上都是存在的。
開過XC60后,你的第一感覺一定是輕松,柴油發動機充沛的低扭加上輕柔的轉向,你駕馭它完全不費任何力氣,或者說這不能算是駕馭,應該是它承載著你,執行你的意圖,可能在它身上無法找到征服一匹烈馬時的快感,但你一定會有一種得到堅實伙伴的感覺,讓你可以享受家庭、旅途帶來的安逸。
T8插電混動版試駕感受
緊接著,編輯于晗對全新XC60 T8插電混動版車型進行了試駕。與T5一樣,頂級的T8車型也將國產,而該車的綜合最大功率高達407馬力。我們再次截取了于晗的試駕感受(本段內容取自試駕文章《混雙健將 海外試駕全新沃爾沃XC60 T8》,段落結構與原文略有出入):
T8是XC60未來進入中國后動力最強的車型,綜合最大功率407馬力,最大扭矩640牛·米。全力加速,640牛·米悉數爆發的樣子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樣猛烈,并且在速度超過100km/h后,能感覺到一部分動力衰減,此時電動機的輔助效果不那么明顯,純靠發動機來撐,不過論推背感,還是明顯要強于柴油的D5車型,旗艦車型的存在意義并沒有被抹去。
T8車型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提供0油耗的純電行駛,10.4kWh的電池最大支持45km的續航,作為上下班使用的話,基本靠電就足夠了。在電力驅動下,XC60達到了最好的質感,噪音低,且沒有變速箱的介入,行駛就像鬼魅般順滑,剎車腳感與汽油車沒什么兩樣,很好控制。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電動機工作時產生的極高頻聲音,在市面上眾多的混動及純電車型中是最尖的,多少影響了一些聽覺感受。
轉向是純舒適設定,雖然跑高速時方向變沉的力度一改低速時的輕盈,但無論如何都已經隔絕了路面上的所有反饋。我很喜歡反饋豐富的方向盤,但奇怪的事情已經在沃爾沃身上發生,開啟自動駕駛輔助之后,跟車或巡航時,方向盤已經可以為雙手代勞一些轉向工作,這讓我不那么介意反饋了,沒辦法,人總是會變懶的。
綜合上文可以看到,無論是中等級別的T5還是頂級型號T8,除了動力表現的不同之外,新XC60全系車型都擁有著十分輕盈且舒適的駕駛感受。在充分了解新XC60的國產基本情況和動態駕駛感受之后,我們接著來聊聊沃爾沃這張在中型SUV市場的全新王牌面臨著怎樣一桌牌局。
● 幾大亮點令新XC60在細分市場中“獨領風騷”
原汁原味做自己,不加長
『S60L長軸距版』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在國內市場投放本土化產品,而所謂的“本土化”也基本可以用“軸距加長”四個字概括。然而,2014年引入國產的現款XC60保留了當時進口版本的尺寸和設計,而新XC60也延續了這一特點,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海外版的設計,不會進行軸距加長。
參考評測文章,海外版新XC60在乘坐空間方面的表現比現款Q5和GLC稍好,但據我們此前的報道,這兩款豪華品牌中型SUV市場中暢銷的代表車型分別會在換代車型和現有車型的基礎上推出中國專屬的長軸距版本,而軸距加長所帶來的后排空間變化將會是飛躍性的。因此,新XC60現有的微弱優勢屆時也將不復存在。
不過,既然沃爾沃選擇了不對國產新XC60做加長處理,就一定有它的道理。在上文中我們已經提到,新XC60的后排空間實際上已經處在了同級別車型常規水平線以上,足夠絕大多數體型的乘員乘坐;與此同時,軸距加長對于操控性的影響也需要廠家投入大量的測試及調校成本;更何況,新XC60還擁有著旁人不忍心破壞的側身比例,畢竟顏值即正義……因此,不加長并不是新XC60的硬傷,它的空間可能不是同級別最傲人的,但實際也并不差。參考路上能見度越來越高的奔馳新E級標準軸距版,可能空間表現比起原汁原味引入所帶來的各方面感受來說,或許后者才是更多消費者真正想要的。
搶先新X3/Q5L/GLC長軸距版前上市,豪華中型SUV市場新品“獨此一份”
『國產奧迪Q5L諜照』
『國產奔馳GLC長軸距版諜照』
國產新XC60將會在年內上市銷售,而這是它制勝的一大關鍵。因為,年內上市意味著它將會搶在奧迪新Q5L、奔馳GLC長軸距版以及即將國產的新寶馬X3之前投放市場。而參考目前消息來看,國產奧迪Q5L和寶馬新X3將會在2018年亮相并上市。而GLC長軸距版雖然目前還沒有更具體的上市日期,但即便假定該車在11月開幕的廣州車展亮相,那么投放市場也至少要等到2018年了。所以說,“獨此一份”,就是新XC60在搶先上市的階段中絕對的優勢。消費者如果想購買一款最新鮮的豪華中型SUV的話,新XC60將會是短期內唯一的選擇。
T8插電混動版同步上市,同級別沒有先例
『進口奧迪Q5 hybrid』
就現款車型而言,“BBA”三強中僅有奧迪在2012年以進口形式引入了Q5 hybrid混合動力版車型,另外兩款車型則并沒有提供新能源版本。相比之下,新XC60不僅將會帶來T8插電式混合動力版作為頂配車型,更重要的是T8會與走量的T4/T5車型同步國產并同步上市,這種情況其實是不多見的。
『奧迪SQ5;AMG GLC 43』
與此同時,奔馳GLC和奧迪Q5在華提供了進口高性能型號作為旗艦車型銷售,即AMG GLC 43和奧迪SQ5,這兩款性能車強調的是優良的動力與操控性能。相比之下,雖然依然強調舒適性的新XC60 T8車型可能無法在操控表現上與AMG和奧迪S系列媲美,但在有電動機輔佐的新XC60 T8面前,GLC 43和SQ5至少不會在直線上占到太多優勢。更何況,新XC60 T8作為一款國產新能源車,它在政策上享受到的優惠(如國家/地方新能源補貼,以及部分地區免購置稅、免搖號、不限行等)也是另外兩款進口性能車比不了的。
繼續成為沃爾沃品牌銷售主力
『沃爾沃XC40』
縱觀沃爾沃當下在華的產品序列,主銷車型包括以S60L和現款XC60為代表的“老60系”和以新XC90和S90為代表的“90系列”。在未來,雖然以XC40為首的“新40系”也將到來,但該車投入國產仍需時日。
『國產現款沃爾沃XC60』
2017年1-8月期間,沃爾沃國產車型銷量為5.49萬輛,其中現款XC60占據了其中的2.52萬輛,是沃爾沃旗下絕對的銷量主力,但別忘了這可是一款9年未換代的產品。
『國產豪華中型SUV銷量情況參考』
綜上來說,產品力大幅度提升的國產新XC60無疑將繼續作為沃爾沃在華的主力車型持續熱銷,并在銷量表現上明顯超越現款車型。我們不妨大膽預測,國產新XC60上市后短期內的銷量表現很可能將超越“BBA”三強對手。
● 總結
由沃爾沃新XC90首先采用的全新一代設計語言令沃爾沃新一代產品系列擁有了更高的顏值,這自然也會是新XC60的一大亮點所在。雖然新車相比老款車型在空間方面的改進比較有限,但內部配置水平、動力以及科技感的全面升級,令新XC60在產品力上有著大幅度的提升。
與此同時,國產新XC60對上市節奏的把握也十分到位,投放時間搶先于主要競爭對手的改款/換代車型,正所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另外,新XC60還將依靠頂級T8插電混動車型的同步發售搶占豪華中型SUV的新能源細分市場,而這款車型也將滿足部分限牌限購地區的消費者對于更強動力表現的需求。綜合來看,國產新XC60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期待它能擁有一個令人滿意的市場表現。(文/汽車之家 刁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