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3月6日,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記者會上透露,為促進外商投資穩定增長,主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全面放開一般制造業,在一些領域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放寬或取消經營范圍的限制;二是大力度推動投資便利化,簡化手續流程,保護知識產權等;三是大范圍吸引外資進入,加大西部地區、內陸地區、沿邊地區開放的力度等。就汽車領域而言,中國汽車產業的股比限制放開大潮很可能即將涌來。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寧吉喆』
近幾年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政策,適應國內外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的變化。一是國務院接連出臺兩個重要的利用外資文件:一是2017年初出臺的《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一個是2018年8月份出臺的《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寧吉喆表示,在一年內出臺兩個重要的政策性文件,這在歷史上還是少有的,推出了擴大開放、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加強招商引資一共40多條具體的政策措施。
在2016年4月,工信部部長苗圩稱,汽車合資股比放開已進入倒計時階段,長則8年,短則3~5年就會放開。這是中國首次透露汽車合資企業股比放開時間表。
此外在2017年6月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明確放開外商在華建立生產純電動汽車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數量的限制,以及汽車動力電池的外商投資股比限制。同年9月,發改委表示,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隨后在11月外交部確認,2018年6月前在自貿試驗區范圍內開展放開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試點工作。
可見,汽車產業的開放首先在新能源領域開展,政策表明“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乘用車類、商用車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如與中方合資伙伴聯合兼并國內其他汽車生產企業以及建立生產純電動汽車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可不受兩家的限制”。2017年以來已經有大眾和江淮、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等新能源合資項目獲批。還有特斯拉在籌劃獨資國產,屆時自主品牌車企將面臨巨大壓力。(文/汽車之家 杜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