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8月1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推動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的支持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中表示,為推動陜西省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盡快實現300萬輛整車規模,將推出9條鼓勵性措施,包括成立汽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40億規模的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招商和擴能力度、對新能源車提供資金補助等等措施。
具體9條措施如下:
一、成立省汽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省長任組長,主管副省長任副組長,各市(區)、省級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二、設立省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總規模40億元,用于支持汽車產業發展。
三、加大招商和擴能改造力度。采取“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的方式,由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后,直接獎補到各市(區)統籌安排。各市(區)每增加10萬輛汽車,獎勵1.2億元;關鍵零部件重點項目,按投資額的2%予以獎補,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對引進世界知名品牌、中高檔汽車企業的市(區),加大獎補力度。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設立省汽車產業發展基金。省政府和企業同比例出資,鼓勵金融機構、汽車企業、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引導已成立的7支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向汽車產業投資力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有關市(區)和省級部門提出支持項目清單,基金管理單位負責投資決策,每年投資規模不少于基金當年投放規模的20%。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對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授信額度不少于100億元,對汽車重點項目、整車及零部件企業、汽車重點園區提供優惠貸款利率。
五、支持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支持我省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列入國家相關鼓勵類產業目錄,享受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對認定為高新技術的企業,享受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鼓勵支持汽車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落實企業研究開發費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優惠政策;支持省內汽車企業擴能提升、生產線優化等技術改造,對所需設備的投資按照相關規定享受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優惠政策。
六、支持新能源與清潔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加快全省公交、出租、物流等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替換,對公共領域用車替換為新能源汽車的給予國家補貼標準30%的資金補貼。擴大甲醇、乙醇、氫燃料等汽車在全省推廣應用。對于購買省內生產的甲醇、乙醇、氫燃料等汽車,重卡按每輛1萬元補助,乘用車按每輛5000元補助。
七、優先保障汽車產業土地供給。對重大汽車項目省上統一調配建設用地指標,統籌協調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建立用地審查報批綠色通道,對重大整車項目用地,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實行“點供”。
八、加強人才保障。加大汽車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對汽車企業高管、高端技術人才,優先納入我省相關人才計劃,享受省、市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加強汽車人才培養,優先將重點汽車企業生產管理人員、技術骨干納入“三秦之光基層人才培養計劃”,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
九、營造汽車產業發展氛圍。支持汽車產業創新中心、大型汽車實驗場、汽車試驗檢測中心、智能網聯汽車專用試車線路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引導和鼓勵汽車博物館、汽車小鎮等建設。支持汽車產業園區交通、醫院、學校、住房等生活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為汽車產業發展提供配套保障。加大宣傳力度,舉辦“一帶一路”汽車產業國際論壇、國際國內汽車賽事等活動,擴大我省汽車產業影響力。
總結:根據陜西省政府報告顯示,2018年陜西整車產量或達70萬輛。總體上全省已投產和在建整車產能總計或可133萬輛,汽車產業已經成為陜西省裝備制造業中的第一大產業,但距離“300萬輛整車規模”仍有很大差距。(編譯/汽車之家 才麗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