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昨天的競爭對手可能會成為今天的合作隊友,近日有外媒報道稱,福特汽車與大眾汽車可能在洽談更深層次的合作,兩家公司甚至可能會合并。這樣猜測的原因在于,兩家企業可以形成優勢互補,此外,共同分擔電動智能等新技術的巨大成本及風險,已成為整車企業之間合縱連橫的主要需求。
早在今年6月19日,大眾與福特曾簽署一項諒解備忘錄,雙方正在研究多項合作項目,包括聯合開發一系列商用車產品。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大眾與福特的合作可能將不局限于商用車市場,很可能將涉及股權互換或者合并。對此,大眾汽車集團發言人拒絕向媒體發表評論。
福特近期宣布為了削減成本,盡快提升盈利將放棄在北美市場的轎車業務,將重心轉移到皮卡、SUV和商用車領域。而轎車是大眾的強勢產品,二者如果聯盟,將彌補福特轎車業務的不足。商用車則是大眾比較薄弱的領域,福特在商用車領域的優勢也將惠及大眾。比如,在美國市場,福特F系列皮卡以及SUV所占市場份額非常可觀,尤其是福特全尺寸皮卡大約占據了全美市場40%份額。
除了福特和大眾之外,通用汽車與本田合作、戴姆勒和日產等都車企之間達成了聯盟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汽車、電動汽車和其他先進技術的巨大成本使得競爭對手成為了隊友,他們正在形成新的聯盟,共同開發和構建可能需要數年才能進入市場的新技術。雖然每家汽車制造商都保持獨立,但他們分享一些資產并經常合作,從零件采購到產品工程和制造。
“每個人都需要花費數十億美元用于電氣化,數十億美元用于自主和移動服務,即使他們不得不在傳統產品線上花費數十億美元,”電視節目“Autoline底特律”的車評人John McElroy說。“沒有人有這么多錢。”
2017年,雷諾 - 日產 - 三菱聯盟集體銷售了1060萬輛汽車,使其成為全球三大汽車制造集團之一。聯盟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認為,如果沒有這種合作關系,汽車制造商就無法接近,據報道,這種伙伴關系去年產生了57億歐元的“協同效應”。
如果大眾與福特之間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系,兩個公司各有優劣市場,產品線也各有擅長,可以形成優勢互補。不過,如此體量龐大的兩家公司要合并,并非一件易事。福特創始人亨利·福特的繼承人以及控股家族可能不會輕易接受這樣的提議。因為,合并可能會使得控股家族失去對公司的控制。(信息來源:底特律自由新聞報;編譯/汽車之家 杜俊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