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及配套電池快速發展的同時,電池的回收處理問題也日益凸顯。近日在2019重慶兩會期間,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郵電大學先進制造工程學院副院長鄭太雄提到了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回收處理問題,他表示新能源汽車電池比傳統汽車中的鉛酸蓄電池回收處理更為困難,前者會含有汞、鉛、銅、鎘、鎳等金屬以及硫酸化合物等具有毒性的化學物質,電池回收與處理的環保問題不容忽視。
鄭太雄認為,新能源汽車消滅了傳統燃油車尾氣排放給大氣帶來的污染,但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又給社會帶來新的課題。政策在不遺余力地作出各種補貼方案及指導意見,但仍任重道遠。
根據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26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09%,與2017年相比,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加了107萬輛,增長約70%。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211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06%。在“新四化”的帶動下,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持續快速發展。
但與此同時,有行業專家從企業質保期限、電池循環壽命、車輛使用工況等方面綜合測算,2018年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將進入規模化退役期,預計到2022年累計將超過40萬噸。預計未來3年,鋰電池回收市場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至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56億元。顯然,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在環保、商業維度都亟待落地。
不過目前來看,國內動力電池的政策和試點都在同步推進。例如在2018年7月25日,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將在全國多個地區啟動動力電池回收試點,統籌推進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文/汽車之家 才麗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