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嗨,各位觀眾老爺們大家好,今兒個我們又見面了,還記得21天前的那個情人節么?通過我當時市場調查篩選的幾款車有沒有讓各位求婚、示愛成功呢?有沒有度過一個甜蜜的情人節/紀念日呢?記得當時片尾我跟大家許諾會通過汽車之家大數據來進行梳理、排序,讓您看到女生她們在選車、購車時更關注車輛上面的哪些元素。這不,今天恰逢3月8日女神節,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女性購車元素是哪些。
估計有些老爺們讀完第一段又該拿起他那價值不菲的機械鍵盤開始準備Diss我了“小編你還張口閉口女神節了,不就是三八婦女節么?捧什么捧?!”咳咳,這位老爺,三八婦女節,是國際勞動婦女節在中國的叫法,是各國婦女爭取和平、平等、發展的節日。而如今,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及“她經濟”消費力的大幅增長,商家為了將其變為“購物節”,漸漸將“婦女”的稱呼弱化,而是開始寵著慣著一口一個女神/女王/女生地喊著,這樣她們或者她們的伴侶們才能乖乖買單嘛。況且,你管你的另一半叫一聲女神不應該么?或者說你敢管你的女朋友/妻子叫婦女么...好了好了,不開玩笑了,下面我們就依托汽車之家大數據來進行梳理,來看看女性消費者在購車方面的要素。
數據說明:在本篇文章中,我們把汽車之家女性注冊用戶作為樣本量,來針對價格、國別、級別、配置這四個維度,并從2015年-2018年這段時間進行篩選,這樣更便于我們查看每個年度女性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喜好以及變化。
★ 結論先行
1、10-25萬元的車型是女性車主最普遍的選擇方向,占比均在40%以上;
2、中國品牌開始成為女性消費者的首要關注點,其次是德國品牌以及日本品牌;
3、女性消費者在選擇車型級別中優先考慮的是緊湊型車、緊湊型SUV、中型車以及中型SUV;
4、車輛的外觀和空間分別占據女性消費者購車要素的榜首和第二名的位置;
● 價格占比
10-25萬元車型是女性消費者最普遍的選擇方向;而購車購車主力人權主要在25歲及以下至35歲區間
經過我們對汽車之家女性注冊用戶的調查統計來看,10-25萬元的車型是女性車主最普遍的選擇方向,連續四年占比超過40%,并且逐年遞增,甚至在2018年達到了50.57%。看到這個數據量的時候,相信有些觀眾老爺存有些許疑惑,為什么女性消費者會更青睞這個價格區間去選擇車輛的購買。
根據CIG大數據中心對外公示的女性與汽車營銷專題報告中所展示的數據來看,女性購車的主力人群主要在25歲及以下至35歲區間,而恰恰這一段人群處于社會的中堅力量,喜歡挖掘新鮮事物,并且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也很高。當然,這個年齡層的消費群體也處于剛剛步入社會的新人以及打拼幾年的職場骨干,基本有一定的存款,而對于日常出勤的用車需求也處于剛性,所以也進一步讓他們去選擇10-25萬元這個價格區間,這里面不僅有大批量的中國品牌新秀車型,也有合資品牌的拳頭產品,選擇空間十分巨大。
女性購車人群年齡分布 | |||
女性 | 占比 | 男性 | 占比 |
25歲及以下 | 27.0% | 25歲及以下 | 20.8% |
26-35歲 | 60.3% | 26-35歲 | 67.6% |
36-45歲 | 10.3% | 36-45歲 | 8.3% |
46歲及以上 | 2.3% | 46歲及以上 | 3.3% |
數據來源:CIG大數據中心 |
有趣的是,我們能夠從上述圖片中看到女性消費者對于50萬以上的車型關注度從2015年至2018年處于逐年遞減的狀態,歸根結底還是主力消費群體的日益年輕化的加快,這樣雖然帶來諸多利好,但缺點也同時展現出來,就是對于汽車終端價格的限制。畢竟在這個年齡層的她們幾乎同時面臨車貸、房貸、老人、孩子等各個方面的消費壓力,購車預算自然大打折扣,而從我們所得出的購車價格維度的數據上也可以清晰的看出,他們對10-25萬元車型的需求明顯有所提高。
同樣,我們參考下CIG大數據中心對外公示的女性與汽車營銷專題報告中所展示的數據來看,在2017年女性月均收入數據表示,33.3%的女性月均收入已經達到了3000-4999元,40.4%的女性月均收入為5000-9999元,而1萬元以上的也占比在15.5%。從這里面我們能夠看出,擁有73.7%的女性消費者月收入處于3000-9999元,而這樣的收入水平,更符合10-25萬元車型的金錢支出,即時利用金融政策,每月也能夠維持基本日常花銷。
『瑪莎拉蒂開啟首家智慧門店』
『阿爾法·羅密歐與天貓商城簽約』
但是在這里不得不說,從女性消費衍生而出的“口紅效應”到“馬云背后千千萬萬的女人”,再到雙十二電商平臺與杜蕾斯的營銷廣告,不難看出,“半邊天”在消費中的實力,而且,“移動消費”占比越來越重,根據此前我們從瑪莎拉蒂對話中得知,其官方從開啟電商購車模式起,其女性車主的數量一直處于增加的狀態。同時,阿爾法·羅密歐旗下Giulia也入駐天貓商城,并在當時開啟線上預售,首批專供中國市場的350臺2.0T 280HP Milano天貓首發限量版新車在上線后33秒內便已全部售罄。所以,作為吃穿住行中的一大重要板塊,女性消費者在出行消費中逐漸成為新生代的主力軍。
● 國別占比
從2016年起中國品牌躋身至女性消費者購車選擇要素榜首,原因竟是綜合性價比;
買車嘛,一般都是價格-國別-級別-配置這么來篩選,咱們說完價格,再來看看國別占比。有趣的是只有在2015年德系品牌是作為女性消費者的首選,其次中國品牌、日本品牌分別為第二和第三。可從2016年開始至2018年,中國品牌開始成為女性消費者的首要關注點,并且占比逐年遞增。其次是德國品牌以及日本品牌。這也很好的說明,中國品牌不管實在設計層面、裝配工藝層面以及市場推廣層面都有所成效,畢竟作為“感性”的女性消費者來講,顏值以及性價比方面會很有力的吸引住他們的眼球。
『領克03』
『比亞迪秦Pro』
『長安標致雪鐵龍DS 7』
『MINI COUNTRYMAN』
當然,說到設計一定會有不少網友Diss我,說論設計,法國、英國品牌旗下的車型更加擁有專屬的設計理念,以及品牌情懷。那為什么這幾個卻排在后面呢?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幾個品牌的車型選擇確實相比中國品牌、德國品牌以及日本品牌的選擇更多,而且善于挖掘細節的女性消費者,也會考慮車型品牌的保有量以及殘值率。
『數據來源:CIG大數據中心』
從上面CIG大數據中心對外公示的報告來看,中產新女性的群體特征主要在生活穩定安逸、愛休閑娛樂的同時,更注重精神生活、智慧生活愛嘗鮮等,而對于其購車偏好來看,顏值、實用性、用車場景、以及細節。而這恰恰是中國品牌近幾年發展中逐漸擁有的特性,例如比亞迪、吉利等品牌在設計方面下足猛料,例如奔騰在旗下T77車型上加入智能互聯交互系統,以及造車新勢力逐漸開辟品牌形象店、體驗店而常規的汽車銷售服務4S店(Automobile Sales Servicshop 4S),這樣對于追求細節的女性消費者,可謂是直中下懷。
『北汽新能源LITE』
此外,通過數據我們很驚喜的是,作為事事追求完美的女性消費群體來說,中國品牌能夠讓自己躋身至C位。這也跟近幾年合資品牌逐漸下探市場,從而徹底打亂了當時中國品牌安逸的姿態,各個品牌開始花重金招兵買馬,對于消費者在意的三大件(發動機、底盤、變速箱)上面也開始迭代更新。這樣一個擁有鯰魚效應的市場,讓中國品牌快速的躍進了一個新的時代。
『第一輛不用馬拉的三輪車』
關于設計方面,其實我還想多說幾句,從1886年卡爾斯魯厄 卡爾·弗里德利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研制成功了單缸汽油發動機,發明了第一輛不用馬拉的三輪車之后,汽車這個產物就經歷了不同藝術風格的不斷革新和沖突、民族文化的摩擦、地域風格的演變,甚至還有社會價值觀念的變化。
『卡爾斯魯厄 卡爾·弗里德利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
從1956年7月,從第一輛解放牌汽車走下生產線那一刻,中國結束了不能批量制造汽車的歷史,新中國的汽車工業正式起步。而到如今,六十三個春秋的逝去,中國汽車工業一步一個腳印走到現在。從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過程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啟蒙階段、創立階段、成長階段、飛躍階段。中國品牌車型從起初的逆向研發、借鑒設計到現在的獨立設計,相信國內消費者是看在眼里的。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