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4月22日,滴滴服務公眾號有問必答節目上線試運營。滴滴網約車執行總裁陳熙實名回應有關滴滴網約車抽成比例問題。這是滴滴首次對外公布網約車抽成比例。
陳熙表示,在滴滴平臺上,受不同城市、訂單距離長短、時間長短、拼車與否等因素影響,每筆訂單會收取不同比例的平臺服務費(即大家俗稱的抽成)。比如2018年第4季度,滴滴國內收取的平均平臺服務費率約為乘客實際支付車費的19%。其中乘客支付的遠程調度費、動態調價、感謝紅包等幾類費用是全額給到司機的,平臺不收費。
平臺服務費率有高有低,并不是每個訂單都統一收19%。滴滴平臺上費率高于25%的訂單和低于15%的訂單各占20%。其中費率較高的訂單雖然占比不高,但比較容易被傳播,使大家形成了一個印象,以為平臺每單(或者平均)費率都是25%。
2018年第4季度,滴滴網約車業務運營支出和花銷約占總流水(乘客實際支付車費總額)的21%,分布如下:
此外,返給司機的獎勵約占7%。為了讓司機在出行高峰的時段、需求旺盛的區域多接送乘客,需要用補貼激勵司機多勞多得、優勞優得,類似出勤與服務獎金。如果沒有平臺服務費來支持獎勵發放,就比較像大鍋飯,那高峰期和人群密集區就更難打到車了。
業務運營相應經營成本約占10%,包括技術研發、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線下運營等成本!拔覀兞幵谖磥泶蠓陆到洜I成本和費用率水平,堅持在低毛利水平下持續運營,同時確保在安全和體驗上的投入!标愇醣硎。
納稅、在線支付手續費等剛性成本約占4%,其中大多數是納稅。也就是說,各類成本費用的總和(21%)超過實際收取的服務費(19%),其間的差額(2%)由滴滴網約車業務來承擔,這部分就屬于虧損,滴滴需要從之前融資獲得的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來彌補。
陳熙回應道,作為一家企業,這種狀態無法長期持續,否則總有一天會因為資金消耗完而不能繼續正常運營。因此滴滴只有做到商業上可持續的運營,才能長遠地、更好地服務用戶和司機。但目前現實中,虧損仍是整個網約車行業的普遍現象。
“平均19%的服務費率(如果減掉返還給司機的7%,實際費率只有12%)且持續虧損,部分也是受我們自身經營能力限制!标愇跽f道。目前滴滴離“精益創業”還有相當的距離,在網約車之外,也有一些新業務正處于投入期,這也會加大集團整體的虧損壓力。
為了在進一步優化費率的同時提供更好的服務,從去年底開始,滴滴著手提高經營效率,對面向未來的各個業務進行更嚴格的聚焦和更科學的成本管控。今年年初,滴滴也進行了比較大規模的組織升級,優化2000個工作崗位,并大力縮減運營支出,力爭穩步實現商業上可持續的發展。(文/汽車之家 李娜)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