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我國的汽車召回總量超過159萬輛,其中單次召回數量最多的是4月16日華晨寶馬聯合寶馬中國發起的召回,召回數量超過36萬輛。
據統計,2019年至今,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有超過20家品牌發起召回,其中包括沃爾沃、福特、寶馬、奔馳、大眾汽車、斯巴魯、奧迪和東風本田等品牌。而從第一季度召回數據來看,德系和日此品牌成為重災區。截至第一季度,日系品牌的累計召回數量超過41萬輛,成為召回數量最多的車系;德系召回總量接近30萬輛,僅次于日系。
根據今年年初乘聯會的統計數據,在去年汽車召回當中,合資品牌占比超過80%,進口車企和自主品牌均在10%左右。不過這一結構在今年第一季度有了明顯的變化,第一季度進口車的召回數量明顯增加,占比達到33%;合資品牌的占比有所下降,第一季度召回數量占總召回數量的57%,而自主品牌基本變化不大,仍在10%左右。
對于這樣的結構變化,在業內人士看來,還是與整體汽車市場的銷量低迷情況有關。在市場低迷的情況,考驗車企的現金流和盈利水平,從現金流和盈利水平上來看,進口車企好于合資品牌,合資品牌又好于自主品牌,因此第一季度的召回數量結構會有所變化。
此外,“召回”一詞已經逐漸趨于中性,召回并不代表車輛質量差,車企的召回一方面是為了消除車輛存在的潛在質量問題,另一方面也是車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對于自主品牌來講更是成長發展過程中的陣痛,是促進車企提高產品品質的良藥。
從近三年我國汽車市場的召回數量來看,雖然已經連續三年突破千萬輛,但2018年的總召回數量比2017年下降了37.5%;今年第一季度的召回數量也比去年同比下降了64%。(文章來源:新京報)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