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根據特銳德(300001)5月12日晚間公告顯示,公司全資子公司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面向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網兩層安全防護技術”在5月11日的鑒定會上被認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評審會后發布會上,特來電大數據、云平臺、能源管理以及電力電子領域的四位首席科學家聯合發布了充電網兩層安全防護體系。據介紹,該防護體系是特來電以科學大數據模型為依據,基于新能源汽車充電主動防護和大數據監測保障,研發并建立的兩層安全防護體系:CMS(柔性智能充電管理系統)主動防護和大數據安全防護體系。
據悉,該體系建立了充電網大數據的19個安全模型,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并實現了充電網對動力電池的冗余安全防護,防護范圍在空間軸擴展到充電側、能源側、用戶側,在時間軸上實現了向電池全生命周期的擴展,構建了多角度、多維度、系統化的電動汽車充電安全模型,并進行云端大數據的學習和進化,使得充電過程及汽車安全隱患做到可監視、可預警、可控制、可追溯。特來電方面表示,通過充電網的實時數據采集,建立了國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汽車動力電池充電過程數據庫。
專家介紹,電動汽車一旦著火爆炸將無法控制,必須把可能的燒車事故控制在萌芽狀態,電動汽車電池如果沒有電或電量少,一般不會出現燃燒爆炸事故,由于電池系統質量缺陷或者BMS設計缺陷等原因,燒車事故多發生在充電過程中和充滿電后。特來電充電網兩層安全防護技術作為充電安全的保障體系,首次打破了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安全完全依靠BMS管控的觀念。
據特來電大數據云平臺統計,在2018年特來電的5300萬筆訂單中,特來電防護體系共防范了32萬次的不安全充電,安全防護比達0.6%,避免燒車事故16起,降低事故發生率達65%;而2019年1月-3月,充電安全兩層防護技術也已經預防了多起重大事故。
在隨后進行的論壇環節,來自有關行業協會的專家及一汽、上汽、長安、廣汽、東風、北汽、比亞迪、吉利、奇瑞、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天津力神、國軒高科等新能源整車和電池企業的20余位研究院院長和技術安全專家紛紛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懸在行業、汽車企業、電池企業頭上的一把刀。一方面,動力電池不斷追求更高比能量和更大充電倍率,導致安全隱患增加;另一方面,早期不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運行幾年時間,逐步進入高危期。有關部門的統計結果顯示,2018年全國總共發生電動汽車起火事故40多起。而今年4月21日以來,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達到了11起,這引起行業及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5月10日在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安全是事關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第一要務。如何大幅度降低新能源汽車的燒車事件,提高電動汽車安全已經成為整個產業鏈亟需解決的難題。
資料顯示,特來電于2015年創新了針對電動汽車充電的主動防護技術,通過4年持續研發及充電設備運營數據的積累及研究,于2018年提出了電動汽車充電兩層安全防護體系,該技術目前已獲得69項專利。(文章來源:中國證券網)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