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7月5日,寶馬集團現任董事長科魯格(Harald Krueger)宣布,將不會連任董事長一職。科魯格的任期原定將于2020年5月結束,按照慣例,董事會通常會提前一年就是否延長董事會成員的合同進行討論。科魯格不再連任后,董事會將在7月18日會議上討論下一任董事長的人選。
『寶馬集團現任董事長科魯格(Harald Krueger)』
現年53歲的科魯格于1992年加入寶馬集團,2008年12月起擔任董事職務負責人力資源,2012年6月開始負責MINI、摩托車、勞斯萊斯及售后服務業務,2013年4月開始擔任集團負責生產的董事。2015年5月13日,科魯格正式接任寶馬集團董事長一職。
在科魯格的帶領下,寶馬于2017年制定了全新“第一戰略”,計劃從傳統汽車制造商向高檔出行服務提供商轉型。對未來A.C.E.S(自動化、互聯化、電氣化、共享化)四大方向,寶馬集團開始了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涉及數字化設計、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用戶體驗以及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等。
今年3月舉行的寶馬集團年度財報業績新聞發布會上,科魯格對寶馬到2025年的發展提出了“三步走”構想:2018年、2021年和2025年將是三個重要的節點。在現階段,寶馬將擴大產品攻勢,加速推出新車型,目標是在全球所有主要地區繼續保持業務增長,同時擴大市場份額。
隨后在6月25日的“寶馬集團#NEXTGen未來峰會”上,科魯格更新了寶馬向電動化轉型的時間表:寶馬將加快電動產品擴張計劃,將在2023年以前實現25款新能源車型的布局。而這25款車型中有一半將是純電動車。最晚到2021年,新車中電動車型占比將達到30%。值得一提的是,這比原計劃于2025年實現的目標提前了兩年。
盡管科魯格的“三步走”構想還沒有實踐完就將卸任,但寶馬接下來的路線也可以預期:將繼續系統化地推進全品牌、全系列的電動化,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與產品,拓展出行服務業務以及戰略性地發展全球生產體系。
從業績來看,寶馬在2018年遇到了營收和盈利雙雙下滑的情況,集團將原因主要歸結于全球市場的不景氣,以及持續不斷的國際貿易沖突、新的監管規則(比如WLTP,全球統一輕型車排放測試規程)等多方因素給市場帶來大量的不確定性和業務成本的增加。
今年一季度,寶馬集團在全球市場共交付60.53萬輛輛寶馬、MINI和勞斯萊斯汽車,相比去年微增0.1%。此外,集團第一季度收入達到224.6億歐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不過,在利潤方面卻出現了大幅下滑,稅前利潤(EBT)為7.62億歐元,同比下降75.7%。除了大環境不景氣之外,寶馬還要額外應對歐盟反壟斷指控等沖擊。
現在寶馬已經啟動了大規模的成本節約計劃,至2022年,至少要節省120億歐元(約合940億元人民幣)資金。與其他汽車制造商一樣,寶馬集團正面臨一場挑戰巨大的轉型,不僅是在電動車領域,還有新的商業模式。接下來誰來領頭實現轉身?這對寶馬來說將是至關重要的抉擇。(文/汽車之家 杜俊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