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未來的汽車市場將呈現與現在截然不同的景象,市場一體化程度更高,用戶需要更加個性化的服務。而面對汽車行業的驟然變革,區塊鏈將發揮重要的作用。雖然近幾年區塊鏈已經成為了最火的詞匯之一,但它依然像神秘人一樣,讓人霧里看花。究竟什么是區塊鏈?區塊鏈能給汽車行業帶來哪些益處?現在談論區塊鏈是否為時過早或足夠樂觀?本文將一一為您解答。
60秒快速獲取關鍵信息:
★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特點,它將有助于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還能保證信息訪問和透明度,從而增強企業、消費者乃至車輛間的信任與協作。
★到2021年,區塊鏈將成為汽車行業的顛覆性力量。博世、采埃孚、大陸作為零部件企業的排頭兵已在區塊鏈領域布局,如汽車電子錢包、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等。
★區塊鏈能借助安全的數據來幫助用戶實現個性化出行,簡化租賃流程,賦予真正意義上的“汽車共享”。
★區塊鏈的大規模應用需要立足實際情況,單靠一些過于理想化的宗旨還遠遠不夠,要警惕一些資本企業借技術名義和噱頭來進行炒作。
■釋放汽車+區塊鏈的潛力
在正式解讀何為區塊鏈技術之前,先來了解一個最新案例。據了解,在即將開幕的2019法蘭克福國際汽車(乘用車)博覽會(IAA 2019)上,大陸集團將以“聯網停車”為例,展示未來駕駛員如何利用車輛在道路交通中收集而來的數據實現“邊開車邊賺錢”,而這正是建立在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之上所搭建的一個數據貨幣化平臺。
如何“邊開車邊賺錢”?直白地說,就是駕駛員在路上通過自己車輛生成的數據獲得虛擬貨幣,同時汽車制造商也能夠更容易且合法地訪問與服務相關的客戶數據,反過來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以優化服務。
“邊開車邊賺錢”的原則可幫助增加汽車制造商后端系統的數據量,推動數據交易。此類數據只有在駕駛員事先同意下才能傳輸給第三方,從而能夠改善停車服務等各類服務,同時也能確保安全性。駕駛員在共享數據過程中獲得的虛擬貨幣可以兌換成其他形式的獎勵。
是不是聽起來挺有意思?實際上,在我們的用車生活場景中,區塊鏈將會發揮大作用。
眼下,自動駕駛汽車、全新的出行業務模式和個性化的消費體驗將顛覆整個汽車行業,而區塊鏈技術因自身的優勢特點將有助于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還能保證信息訪問和透明度,從而增強企業、消費者乃至車輛間的信任與協作。
過去合約的談判、起草、簽署、執行和跟蹤是相互分離的,導致成本高、效率低。區塊鏈可為客戶定制智能合約,結合物聯網、AI技術將車輛網絡連接,一旦汽車發生事故,自動采集證據判定相關責任,只要觸發智能合約理賠條件,無需投保人申請,也無需保險公司批準,保單自動理賠,支付理賠金額。智能合約也可以指定車主修車地點,避開投保人自行選擇昂貴的維修廠,合理控制理賠費用的支出。
據悉,2018年5月,MOBI(Mobility Open Blockchain Initiative)聯盟組建,旨在研究區塊鏈在汽車行業的應用。該聯盟的合作商包括汽車制造巨頭寶馬、福特、通用汽車和雷諾,以及汽車零部件制造商采埃孚和博世。
■零部件排頭兵“押寶”智能合約
現階段,區塊鏈在汽車行業中最知名的應用是智能合約。據了解,智能合約這個概念啟發于自動售貨機,達成智能合約的必要條件是必須有貨幣參與,資產必須數字化。設想一下,將汽車進行數字化,只有通過持有公鑰密碼的人才能打開,是不是為用戶資產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呢?
眼下,一些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經開始實施區塊鏈技術來解決相關問題。
除了前面提到的大陸集團,事實上,采埃孚是最先參與開發基于區塊鏈技術移動應用的汽車行業供應商之一。其研發的汽車電子錢包(Car eWallet)還能切切實實解決駕駛員的一些行車焦慮問題,如加油站、充電站、停車場排隊支付。這款電子錢包使汽車成為終端支付,大大方便我們的出行。
具體而言,這款電子錢包可以使車輛與提供相關技術服務的機器互動,它也可以讓車輛自行進行小額金融交易,交易范圍涵蓋諸如停車費、高速公路通行費、路橋費或電動汽車充電費的支付。隨著高度自動化汽車甚至自動駕駛汽車的問世,這一應用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采埃孚全球創新中心和數字化改革副總裁Arwed Niestroj曾表示:“采埃孚不斷致力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的發展,使之更高效便捷。在公司加入MOBI聯盟之后,我們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為未來的自動化的交通運輸開發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
除了上述兩家零部件企業外,博世也正在與能源供應商EnBW合作開發一款使用區塊鏈技術改進電動車充電過程的產品原型。產品理念是根據客戶需要,簡化和定制整個充電過程,支持客戶靈活選擇、預約和支付其所需的充電服務。例如,充電設施運營商可以通過結合博世為車輛開發的軟件與智能充電站管理軟件,為客戶提供透明的定價模型,并提供多種實時備選方案。可以說,整個從預訂到支付交易的過程完全是全自動的區塊鏈操作。此外,該服務還可將用戶的偏好考慮在內。例如,有小孩、喜歡喝咖啡的用戶可以選擇附近有游樂場和咖啡館的充電站。目前,博世正在對該新系統進行首批測試。
此外,博世還與西門子聯合開發基于區塊鏈的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在未來,區塊鏈技術能夠幫助解決停車難問題。車輛將直接與附近的停車場實現通訊,議定最佳交易條件。一旦車輛到達所選停車場入口,門禁處將自動識別該車輛并隨即啟動欄桿,駕駛員無需從自動售票機取走停車票。目前,兩家公司已分別在博世雷寧根研發中心以及西門子慕尼黑總部安裝了這款應用原型。
博世工程與商業解決方案私人高級副總裁Sri Krishnan V曾表示,到2021年各種行業的區塊鏈分類帳技術就會成為主流。區塊鏈的采用速度遠遠超過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其他技術,因為已經實現了高計算能力和快速互聯網連接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說到這里,大家是不是充滿期待,感到格外興奮呢?事實上,基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聽起來很酷炫,但它的應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協作體系的建立與逐漸趨于成熟,才能一步步推動智能合約的不斷發展,大規模范圍內實現成功落地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打通汽車制造與供應鏈的任督二脈
眾所周知,汽車行業是一個多方參與的復雜生態系統,包括設計、生產、分銷、市場營銷、銷售、金融和車輛服務等多個環節,參與方不僅包括汽車廠商、汽車貿易商,還涉及到政府和第三方物流組織等眾多機構。同時,汽車供應鏈企業運作處于孤島狀態,信息不流通,出現了零碎化、復雜化、地理分散化等問題,給供應鏈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同時,制造一輛汽車需要上萬個零部件,其中大部分零部件由外包供應商提供,供應商數量巨大又分布在全球各地,信息透明度很低,摩擦成本高昂。
如果將區塊鏈技術融入汽車制造和供應鏈中,汽車零部件的使用材料、生產制造、物流運輸、組合裝配、上市銷售等全流程就會以區塊鏈的形式記錄下來,并且信息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一旦出現問題,可以對問題零部件進行精準追溯確認,使得產品信息高效準確存儲與溯源得以實現,提升整條供應鏈的運轉效率。
在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問責方面,吉利旗下沃爾沃汽車做了一件“第一個吃螃蟹”的事情,其已生產出第一輛使用區塊鏈標繪再生鈷的汽車。8月2日,沃爾沃宣布已經完成首個在中國回收鈷的區塊鏈項目。沃爾沃在一份郵件中表示,“在2個月內,我們追蹤了從中國一家回收工廠到沃爾沃汽車浙江分公司的鈷,目標是整個過程要完全透明且可追溯”。據悉,該區塊鏈技術由英國區塊鏈專家Circulor利用美國甲骨文公司的技術開發,預計將于今年廣泛進行推廣。
■賦予真正意義的汽車共享
目前,共享經濟由于運營成本較高,汽車共享服務僅局限于少數主要城市,無法大范圍推廣。汽車清潔、維護和交付都承包給第三方,由第三方通過傳統方式(電話、電子郵件和電子表格)管理關鍵任務和工作,此類過程涉及人員眾多、成本高昂而且容易產生人為錯誤。
有了區塊鏈技術,可以消除網約車平臺這個“中心化”的調度中心,使乘客和駕駛員們直接點對點溝通匹配,增加汽車與乘客之間的透明度和信任度。消費者可以在需要使用共享汽車時,通過智能合約支付定金后直接車開走,使用完畢后同樣通過智能合約支付費用和拿回押金。消費者的租賃行為在區塊鏈信息平臺進行認證并實時更新,簡化了租賃流程,從而達到真正意義的“共享經濟”。
據悉,一家美國造車新勢力Canoo正在研發面向共享出行服務的區塊鏈技術,借助安全的數據來幫助用戶實現個性化出行。Canoo首席出行官Karl-Thomas Neumann在接受媒體對話時表示:“共享出行基于互聯網,如手機端叫車、手機付款等都是通過手機App實現,但這存在一個問題,這些手機端的密鑰并不打通。從發展角度看,我們認為市場需要一款整合的App,只需輸入密碼就能取車、乘車、付款等。這種應用技術就是區塊鏈,我們現在從這個角度切入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編輯小結:
消費者是推動汽車行業變革的核心力量,因此問題不在于出行方式是否會發生變革,而是何時發生變革。區塊鏈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可以打通整個汽車行業體系的任督二脈。但目前真正落地并產生社會效益的區塊鏈項目很少,區塊鏈還處于嬰幼兒時期,呈現一個比較原始的狀態,好比汽車出現之前的馬車一樣,雖然已經具備車的雛形,但是依然沒有發展到一定的成熟階段。
今年兩會期間,部分人大代表、互聯網行業的大佬也紛紛針對區塊鏈這一熱門話題發表了看法。總的來看,他們認為區塊鏈技術本身沒有壞處,只是不要借技術名義和噱頭來進行炒作。因此,區塊鏈的大規模應用需要立足實際情況,單靠一些過于理想化的宗旨還遠遠不夠。(文/汽車之家 彭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