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隨著各地自動駕駛商業化牌照的陸續發放,賽道內的玩家們也紛紛踏至自動駕駛落地的深水區。可以發現,在感知層的“眼睛”,決策層的“大腦”上,各企業的黑科技百花齊放,但在執行層的“腿腳”問題上業內談論相對較少。執行層面的相關技術研發門檻高,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11月21日,零部件供應商舍弗勒與湖南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在長沙正式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將旗下Space Drive線控轉向技術落地中國,并于2021年投入市場。線控轉向正是自動駕駛執行層面的關鍵技術。
30秒快速了解全文:
★在未來自動駕駛車輛上,轉向桿、剎車和加速踏板等都不會再被保留,線控轉向技術將成為發展趨勢。
★全球約有70%的L3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樣車使用了舍弗勒的線控轉向技術,舍弗勒在中國建立的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將加速這項技術的落地。
★目前,估算2020年線控轉向系統單車價值為4000元,在2025年,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單車價值有望降至3000元。
■安全與可靠是線控技術的第一要素
為什么線控轉向技術會成為未來自動駕駛的必備技術?我們知道,在汽車長達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轉向系統經歷了四個階段:從最初的機械式轉向系統發展為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然后又出現了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和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日漸成熟,對于L3及以上等級自動駕駛汽車,部分或全程會脫離駕駛員的操控,因此智能駕駛控統對于轉向等系統的控制要求更精確、可靠性更高,原先的轉向系統滿足不了這些要求。因此,線控轉向技術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舍弗勒線控轉向技術展示』
可以想象,在未來自動駕駛車輛上,轉向桿、剎車和加速踏板等部件都不會再被保留。車輛智能感知單元通過線束將指令傳遞給轉向或制動系統來實現車輛的操控,即在駕駛員輸入接口(方向盤)和執行機構(轉向輪)之間是通過線控連接,它們之間沒有直接的液力或機械連接。這項技術所帶來的直接好處是,省略車輛前艙一部分轉向機械結構的空間占用,可在內飾設計上獲得更大的空間;沒有機械的轉向管柱,也提高了車輛的碰撞安全性;方向盤轉角和轉向力矩可以獨立設計,適應不同類型駕駛員對“手感”的要求。
為何這項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少有企業布局?舍弗勒底盤事業部總裁Dirk Kesselgruber強調,安全及可靠性是此項技術的基本要求。據悉,舍弗勒的Space Drive線控技術采用三重冗余,確保控制系統的高度可用性及安全性。該系統已通過極其嚴格的ISO 26262-ASIL D功能安全認證及公共道路認證,幫助實現L4-L5級自動駕駛。
『采用三重冗余設計的線控技術』
■全球70%樣車搭載舍弗勒的線控技術
從目前整個市場來看,線控轉向尚處于發展早期階段,目前滲透率極低,配備線控轉向系統的車型非常稀少,最熟悉的便是英菲尼迪Q50(參數|詢價)、Q50L部分高配車型和Q60裝備了線控轉向技術。雖然舍弗勒的線控轉向技術還未搭載在量產車型上,但舍弗勒表示全球已有約70%的L3級以上自動駕駛樣車使用了其線控技術,屬于小規模生產狀態。據透露,舍弗勒線控技術將于2021年真正批量投入市場。
『英菲尼迪Q50』
“除了將線控技術應用于乘用車,舍弗勒也重點關注特定場景區域的無人駕駛,如物流車、環保車和農業車等,搭載在舍弗勒Mover概念車上。相信這些自動駕駛商用車會更早地應用于市場。”舍弗勒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張藝林如是說。
事實上,舍弗勒的這項線控轉向技術來源于其收購的帕拉萬公司,早期為殘疾人車輛而設計,之后衍生到自動駕駛技術。更為重要的是,Space Drive技術已經在市場上應用了17年,且擁有10億公里公共道路無事故行駛記錄,是一款可立即投入市場應用的成熟技術。
當然,自動駕駛要真正落地,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舍弗勒攜手湖南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在長沙正式簽署投資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打造區域內智能駕駛汽車產業生態系統。根據協議內容,舍弗勒將在湖南湘江新區成立一家獨資公司并設立舍弗勒大中華區第二研發中心暨舍弗勒中國智能駕駛研究院,將旗下應用于智能駕駛的Space Drive線控技術、Mover平臺系統、90度智能線控轉向模塊等底盤系統相關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和技術引進新區。
■基于成本挑戰率先在中國市場落地
舍弗勒的這一系列舉措意味著智能駕駛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在中國市場將從推廣階段轉入落地實施階段。張藝林表示:“舍弗勒的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市場應用最大的挑戰在于成本的壓力,而中國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接受度屬全球最高,再加上中國市場巨量的優勢能夠助舍弗勒更快地規模化應用以降低成本,所以我們優先把線控轉向技術在中國市場落地。”
據相關研究顯示,按照2020年、2025年國內乘用車銷量分別為2300萬、2700萬輛,線控轉向系統滲透率分別為0.1%、15%進行估算,2020年、2025年國內線控轉向系統的市場空間分別為1億元、122億元。預測線控轉向系統2020-2025年市場空間年均復合增速高達166%。目前,估算2020年線控轉向系統單車價值為4000元,在2025年,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單車價值有望降至3000元。
『搭載舍弗勒線控轉向技術的樣車——奔馳Sprinter』
鑒于以上數據,也不難理解為何舍弗勒在市場下行的環境下,仍然要花大手筆在自動駕駛線控技術上。“彎道超車的技術是不存在的,自動駕駛汽車落地也不應該是激進型而是循序漸進型。引用毛主席的經典名句——‘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正是對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最好的詮釋。”舍弗勒大中華區汽車事業部總裁楊漢兵總結道。
■編者結語:
眼下,L3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汽車仍然還處于一個概念階段。不過,這并沒有阻礙業內共同為之實現規模量產努力的步伐。事實上,舍弗勒此次在長沙落地生產可用于自動駕駛領域的線控技術,也是推進自動駕駛汽車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只有產業鏈上下共同發力,自動駕駛汽車規模化量產目標才能早已實現。(文/汽車之家 彭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