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單純高精地圖底圖制作就要上億的投入。”“城市快速路高精地圖成本是高速路的10倍。”在11月29日的高德媒體交流會上,高德地圖汽車事業部副總經理江睿向媒體講述了高精地圖之高昂。高精地圖熱度一再升溫,巨額投入也成為橫亙在圖商面前的一道坎,而后續的更新、維護更是難題所在。面對重重挑戰,對于已與凱迪拉克等達成高精地圖合作的高德地圖來說,又將如何謀劃未來呢?
● 高昂的制造成本是一大挑戰
目前,業內具備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的企業達到20家,這些企業已經能合法進行高精地圖的采集和制作。盡管邁過了資質門檻,但對于部分企業來說還有一道難關要過,那就是高精地圖高昂的生產成本。
“單純高精地圖底圖的開發就需要上億規模的投入才能做好。”江睿對汽車之家表示,以高德高精地圖采集車為例,其單車成本就達數百萬元,而且還必須形成規模化車隊。其次,包括數據分析處理過程、生產平臺的開發,以及人力資源等各方面都需要重資金支持。如果再算上后續的更新和維護等方面,高精地圖的成本必然更高。另外,江睿透露,城市快速路的高精地圖制作的單位成本是高速公路的10倍,因為前者的道路環境太過于復雜。
對于高德來說,一方面背靠母公司阿里巴巴,不會出現資金匱乏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歷經多年耕耘,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服務已經具備成熟商業模式。不過,持續的重資金投入依然可觀。對于初創公司來說,高精地圖的成本會讓企業更加“焦慮”。
● 地圖實時更新尚在小范圍測試中
一張高精地圖完成生產并交付,并不代表著項目完結,地圖更新才是更加重要的工作。如果一張地圖不能進行實時更新,其價值就會不斷下跌,由此給自動駕駛汽車帶來極大的安全風險。
目前,業內高精地圖主要的更新方式分為兩種:其一是圖商依靠自身能力實現實時更新,比如采集車;其二是眾包方案,這也是被眾多企業所認可的方式。對于第一種方式,由圖商去部署大規模的采集車是不太現實的;第二種方式雖是主流,但面臨多維挑戰,例如不同車型車端的采集設備標準不一、眾包數據的質量和精度也難以保障,更為重要的是地圖數據采集受到嚴格的監管。
江睿稱,第一種方案其實不會完全依靠圖商自有的采集車,部分數據采集的任務會由非傳統采集車完成。業內有一種構想是通過這種方式實現高精地圖的數據采集。江睿表示,對于高德來說,是否通過上述方案來采集還不確定。但能肯定的是,高德會同時采用自主更新和眾包更新兩種方式,只是兩者占比不同而已。
在全球范圍內,L3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并非主流,而搭載ADAS系統的汽車卻已經大規模亮相。換而言之,目前市面上鮮有真正量產的滿足自動駕駛需求的高精地圖。同時,行業還沒有發展到需要地圖保持實時動態更新的階段,圖商也不具備相應能力。江睿稱,關于高精地圖的實時更新,高德目前還在進行小范圍測試中,以期確保未來能夠真正實現實時更新。
● 快速路數據采集、大規模更新的低成本方案是兩大重任
在道路覆蓋方面,高德已經完成了超過30萬公里高速及城快公路的高精地圖數據采集,實現絕對精度1米,相對精度10厘米。在商業化方面,高德曾宣稱,其高精地圖已經通過凱迪拉克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實現了量產落地。
可見,高德在高精地圖商業化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當前,高精地圖領域競爭激烈,誰能先拿到車企訂單誰就能獲得相應優勢。能否形成健康的商業模式,對圖商來說也是一次考驗。
在今年4月,高德曾推出單車每年不超過100元的標準化高精地圖方案,該方案也被高德冠以“成本價”。江睿稱,所謂“100元成本價”是指能夠覆蓋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高精地圖成本,而非城市內道路。高德推出該方案的目的不是為了打價格戰,而是希望培育市場。
就整個高德高精地圖業務而言,主要有三大應用市場:其一是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物流;其二是高德App(使用高精度地圖數據);其三是面向整車廠。
對于物流和面向整車廠兩類應用市場,江睿也作了解釋,物流配送領域的商業邏輯是既定的,因為可以解放司機,整車廠方面最終還是由消費者買單。下一階段,高德有兩個重點攻堅方向,一是加大力度對城市道路進行數據采集,二是探索實現大規模地圖更新的低成本方案。(文/汽車之家 鮑彬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