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姚杰在出席某論壇時提到,從2018年7月起,國內汽車市場銷量就開始呈現下降趨勢,到現在這一狀況仍沒有扭轉。他表示:“如果以這個數據來推斷的話,可能今年下降10%左右應該是沒有什么疑問了”。
2018年,國內車市出現28年以來首次負增長,當年汽車銷量2808.1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2.8%。鑒于車市進入低速發展狀態,中汽協在2019年初預測,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為2810萬輛左右,與2018年基本持平。
然而進入2019年,國內車市并未出現回暖,截止今年10月,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連續16個月銷量同比下滑。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國內汽車銷量共計2065.2萬輛,同比下滑9.7%。
不僅是中國車市,全球多個汽車市場的銷量都相繼出現下滑。根據國際汽車制造商組織預測,2019年全球汽車銷量或將下滑約310萬輛。為了應對需求端的變化,供給端也在通過轉型變革謀求新發展,不少主流車企采取各項舉措緩解增量壓力。我們此前已經報道,在剛剛過去的半個月時間內,奔馳、寶馬、奧迪均公布了裁員、下調年度獎金、減少運營成本和固定資產投資等降本增效手段,以期將資金用于電氣化、數字化等前沿技術中,謀求更長遠的發展。
不過,雖然車市銷量出現下滑,但新一輪的機遇與挑戰也將重整汽車行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此前曾認為,2019年國內車市的確進入了非常關鍵的時期,再靠主打性價比的模式,未來很可能難以為繼,中國品牌汽車下一步就是要與合資企業進行正面的、全面的競爭。經歷了嚴峻的市場考驗后,中國品牌也許能進一步認清市場,了解自身的實力去補足短板,學會如何在越來越嚴峻的市場競爭中生存。(文/汽車之家 才麗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