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日前,美國網約車平臺Lyft表示,公司有望在2021年底實現盈利。Lyft在美國洛杉磯和舊金山灣區推出了每天低至35美元的租車服務,并將在往返里程結束后獲得20美元信用額度。
此外,根據Lyft的相關規則,租車者可免費選配附加組件,例如滑雪架等。Lyft此次推行租車服務的目的并不在于盈利,而是希望借此讓Lyft成為無車用戶出行時的必備手機App。
Lyft的商業模式是將司機與乘客進行整合,從每筆交易中抽取利潤,由于資本密集度較低,因此這種模式十分利于擴展。但截至目前,Lyft的整體虧損情況并未有好轉。Lyft此前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表明,公司營收達到9.6億美元,同比增長63%;凈虧損為4.6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凈虧損為2.5億美元。
與Lyft的商業模式相比,國內的滴滴出行則采用了平臺服務費(傭金)、界面廣告投入、信息挖掘服務、動態調價等多種收益模式,通過“線下+線下”的合作模式,在強化品牌關聯度的同時向目標人群傳遞了有效信息。此前,為了調整供需平衡,滴滴分別上調了北京與天津地區的網約車價格。
多年來,不管是滴滴出行還是Uber、Lyft,這些網約車平臺都經歷了利用高額補貼來吸引乘客的過程,因此造成了公司常年虧損的狀況。為了早日實現盈利,它們紛紛將資金投入其他領域。(文/汽車之家 閻明煒)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