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沿途下蛋”,百度巧妙地描述了自己對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想法。12月18日,在第一屆百度Apollo生態大會上,除了通過Apollo、車路協同、智能車聯三大平臺營造“開放”氛圍外,“商業落地”是此次百度自動駕駛所釋放出的重要信號。百度不贊同自動駕駛已入“寒冬”,甚至還認為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將在2024年實現規模化部署。未來,百度Apollo的“蛋”將如何落地,自動駕駛業務又將走向何方?
30秒快速閱讀:
1、政府+車企+科技公司,是百度自動駕駛“三位一體”的合作路徑;汽車和基礎設施智能網聯化、限定場景自動駕駛、共享無人駕駛時代,是百度自動駕駛的商業路徑。
2、發布Apollo 5.5,開放車路協同平臺,百度將利用V2X進行“降維打擊”,破解現存交通難題,探索更多商業落地場景。
3、百度認為,2024年Robotaxi將實現規模化部署。未來百度所扮演的角色取決于最終的核心競爭力。
● “三位一體”的合作路徑+“沿途下蛋”的商業路徑
百度從2014年就開始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2017年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平臺正式發布。時至今日,百度已經獲得150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測試里程超過300萬公里,Apollo平臺匯聚了全球36000名開發者。
經過多年的探索,百度對于自動駕駛已形成相對清晰的發展路線。這條路線包括技術路徑、合作路徑和商業路徑三個方面,在本次Apollo生態大會上,百度也對此進行了詳細介紹。關于自動駕駛的技術路徑,“單車智能”的局限性是行業共識,車路協同在今年獲得了極高的重視,用百度的話說就是“聰明的車+聰明的路”。相比較技術路徑而言,百度憑借其體量和資源整合的優勢,在合作和商業落地方面顯得更加突出。
百度的合作路徑是“政府+新舊整零車企+科技公司”的“三位一體”形式。中央政府確立政策框架,而地方政府則解決了平臺搭建和基礎設施問題;整車企發揮了整車設計、集成能力和工程制造優勢;百度作為科技公司,其AI(人工智能)技術和豐富生態資源是核心競爭力。“三位一體”合作路徑典型的案例便是百度在長沙所部署的L4級Robotaxi,目前有45輛與紅旗合作的Robotaxi量產車在長沙進行試運營。
商業落地是目前所有從事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企業的最大訴求,百度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將百度的商業邏輯描述為“攀登珠峰、沿途下蛋”。具體而言,百度的商業路徑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汽車和基礎設施智能網聯化,比如利用車路互聯可以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二是限定場景的自動駕駛,園區無人小巴以及礦區應用場景等;三是共享無人駕駛時代,Robotaxi就是典型代表。
● 車路協同開放平臺是“沿途下蛋”的重要體現
此次Apollo生態大會上,百度發布了Apollo 5.5平臺。其中比較重要的更新在于,百度為可量產落地的自動駕駛場景打造了多套成熟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如針對城市開放道路的Robotaxi方案、城市BRT道路的Minibus2.0(智慧公交)方案、自主泊車方案、低速低成本場景的低速微型車方案和自動駕駛云等。
另一方面,百度首次開放了車路協同平臺,該平臺可應用于6大場景:智能信控、智能公交、自動駕駛、智能停車和智能貨運等。
據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自動駕駛技術總監陶吉介紹,Apollo車路協同開放平臺的特點是一個基礎能力底座支撐多個應用場景。外部開發者和合作伙伴可以在一個底座上孵化出自己海量的城市管理、交通出行應用場景。
長遠來看,V2X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重要支撐,但就當下而言也能利用V2X進行“降維打擊”,破解多類交通難題,如緩解擁堵、減少闖紅燈和交通事故發生率,以及應用于公交和泊車場景等。可以看出,“降維打擊”對于當下乘用車市場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今年10月在上海所進行C-V2X“四跨”演示就顯示出了效果。
如果將Apollo車路協同開放平臺的“降維打擊”效應與上述多套可量產落地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相結合,百度圍繞車路協同展開了一次重要的商業探索。百度將一項長期演進技術,分化到當下交通體系各個發展階段以尋求落地最優解,這便是“沿途下蛋”的體現。當然,其中一個重要前提是,從頂層設計角度已經將智能交通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并且如長沙等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V2X。
● 百度未來的角色取決于最終的核心競爭力
針對自動駕駛的發展,有觀點認為當前行業已處“凜冬”,也有人樂觀預計自動駕駛將迎來快速發展,百度屬于后者。李震宇的看法是,“自動駕駛從明年開始可能會熱起來。”他認為,自動駕駛實際上是由技術進步(如安全性)和成本(車路協同就具有降本等優勢)共同驅動產業創新,如果有企業實現了自動駕駛且被用戶接受,那么市場就存在,也就可助推法規等進一步完善。
當前,業內對自動駕駛的共識是,L4級自動駕駛可在出行服務(如Robotaxi、無人駕駛小巴等)和商用領域的特定場景下優先落地,而乘用車領域受限于場景復雜度將會延后。豐田就持此類觀點,大眾也準備在2022年正式推出L4級自動駕駛車隊。李震宇認為,Robotaxi可在2024年實現規模化部署,其理由還是因為技術和成本在那個時候都能說服政府和消費者。盡管百度對Robotaxi相對樂觀,但“規模化”的成色是值得考量的,全國范圍的“規模化”或許難以在短期內達成,個別城市卻有可能。
現階段,自動駕駛尚無成熟的盈利模型,討論Robotaxi的商業模式更加為時尚早,可以說Robotaxi是“跑一趟虧一趟”。而Robotaxi又是百度自動駕駛的重要戰略落點,未來百度在產業鏈中所扮演的角色自然也非常關鍵。
“未來還遠,發展過程中應該保持開放融合,最終的角色定位取決于是否有核心競爭力。”李震宇認為,先期還是應該通過生態資源整合把Robotaxi做好,當市場走到了一個節點再考慮如何與主機廠等參與者分割利益。未來,百度有可能是個運力平臺,也有可能是出行服務提供商,亦或是基礎設施提供商。
全文總結:
不管自動駕駛是處于“寒冬”,還是即將“迎春”,第一屆百度Apollo生態大會明顯傳遞出了探索商業落地的信號。在經濟環境和車市均不理想的現實情況下,可量產、可落地、可帶來正向現金流是各企業的核心追求。(文/汽車之家 鮑彬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