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12月27日,在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表示,順風車是國家鼓勵的典型共享經濟。但是在順風車的發展過程當中,存在一些企業借順風車之名開展非法網約車行為,這突破了安全底線,要嚴厲打擊。
他還談到,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近幾年來,網約車、順風車、共享單車、分時租賃等交通運輸新業態蓬勃發展。今年新業態發展趨勢是資本轉向理性、新老業態更趨融合、安全保障體系逐步建立、老百姓的出行選擇更趨多樣化。
網約車總體發展態勢非常順利,目前已經有150多家網約車平臺公司獲得了經營許可,車輛運輸證發放了86萬張,駕駛員證發放了185萬張,存量市場供給趨于穩定充足。蔡團結表示,未來,將進一步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為載體,按照建設交通強國的要求,進一步規范交通運輸新業態健康發展。
在網約車監管方面,將主要從三個層面著手。一是優化服務,為網約車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破除行政許可的“玻璃門”,評估地方政策制度的落實情況。
二是提升治理能力,為新業態量身訂制監管方式,建立相應的監管體系,加強數字監管、信用監管、協同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公共監督相結合的綜合監管體系。
三是堅守安全底線。蔡團結談到,人的出行和貨物的運輸是不一樣的,從世界各國的管理經驗來說,人的出行必須是安全保護先行,貨物運輸的損失則可以后期彌補,而乘客出現傷亡事故是無法逆轉的。
自滴滴順風車11月20日回歸,網約車安全問題再次引發公眾關注。針對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交通運輸部此前就曾表示,鼓勵有條件的平臺公司按照國務院文件的規定和要求,開展順風車業務。但順風車業務也曾經發生過惡性案件,希望各平臺吸取教訓,加強安全管理措施,不能以順風車名義提供非法網約車服務,應按照各地有關規定,對每車每日的合乘次數有一定限制,符合所在城市的交通出行常理。(消息來源:中國新聞網;編譯/汽車之家 肖瑩)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