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僅因一位赴德國培訓員工無意中將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給了同事們,截至發稿前夕,偉巴斯特已有7名員工罹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5位德國人和2位中國人)。目前,該公司已將其位于德國斯多克道夫的工廠暫時關閉。
海外受此次疫情影響還是小范圍,而國內是全面性的。偉巴斯特也只是眾多受影響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當前所有企業都因疫情延期復工,而產業鏈何時全面恢復正常生產還是個未知數。
60秒快速get本文關鍵信息:
★新型肺炎疫情這只“黑天鵝”讓全球汽車供應鏈出現了斷裂的風險。部分企業新品研發和生產推遲甚至會導致新車延期推出和交付。
★本次疫情對需求端的影響不大,真正影響的是產業鏈,供應商和經銷商兩個板塊影響會比較突出。即使復工也不意味著生產恢復正常,部分企業預計復工初期的開工率可能只有一半,甚至更少。
★零部件企業工廠延期復工導致的產能減少還很難估算,一些企業認為,疫情對供應鏈的直接沖擊局限于一季度,期待盡快渡過這個難關。
■全球汽車供應鏈存在斷裂風險
今年年初,很多機構和汽車業內人士對2020年汽車銷量進行了預測,雖然預判了多種下滑原因,但是誰也沒想到在開年就飛來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只“黑天鵝”。這對原本就處于下滑趨勢的汽車市場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目前,已有多家車企、零部件供應商因疫情的影響而被迫延期復工。“黑天鵝”來臨時,汽車產業鏈上的所有相關方都是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除了整車企業,從零部件供應商,到經銷商,再到汽車后市場,都免不了受到一定負面影響。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日前發出預警,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影響其全球供應鏈,存斷裂風險。
博世在武漢擁有兩家生產轉向系統、暖通空調和熱管理技術的工廠,員工約800人。目前這兩家工廠皆處于停工狀態,何時復工仍在等待消息。2019年博世亞太地區的銷售額達到225億歐元,其中100多億歐元來自中國市場。博世CEO Volkmar Denner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影響嚴重依賴中國的全球汽車供應鏈。我們需要等待事態的發展,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將可能影響全球供應。”
偉巴斯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目前已宣布暫停員工赴中國出差至少兩周,并允許德國總部的剩下約1000名員工在家辦公,要求相關人員推遲與公司外部客戶面對面的商務談判。
事實上,偉巴斯特暫時關閉德國斯多克道夫工廠所帶來的影響遠不及偉巴斯特在中國市場的11家工廠因延期生產所帶來的影響。中國是偉巴斯特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份額占全球三分之一。而武漢工廠恰恰又是偉巴斯特全球最大工廠,主要生產汽車天窗、電加熱器及充電解決方案產品。至于最終會造成多大損失定會體現在該公司新一年的財務報表上。
『偉巴斯特德國電池工廠』
對于另外一家零部件供應商法雷奧而言,其在武漢建有車燈工廠、前端模塊工廠和法雷奧中國區研發中心,共有員工1900名。據悉,法雷奧武漢車燈工廠主要客戶包括神龍汽車、一汽-大眾、天津豐田、東風日產、上汽大眾、長安汽車等。目前對于不少零部件供應商來說,受疫情影響推遲相關零部件研發生產計劃的不在少數,這或將影響一些整車企業新品研發節奏及上市時間。
■何時全面恢復正常生產仍難確定
疫情打亂了汽車和零部件工廠既有的生產計劃。截至發稿時,湖南、廣東、上海等19個省市地區企業復工時間不得早于2月9日24時,湖北不得早于2月13日24時。不過,復工也不意味著生產恢復正常,部分企業預計復工初期的開工率可能只有一半,甚至更少。供應鏈恢復正常可能需要數月時間。
據汽車之家了解,大部分零部件企業的復工時間都與政府公布的復工時間相關,也有部分零部件企業尚未決定具體的復工日期。例如,馬勒武漢工廠暫定14號開工,但公司將密切關注新型肺炎的影響,具體的開工日期會做調整;電裝、捷太格特等相關人員回復是2月10日復工;斑馬網絡負責人稱員工從2月3日起遠程辦公,暫定10號起在公司辦公。
目前,各家企業都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公司最重要的工作,除了復工延后,還限制涉及外籍員工前往中國出差或旅行,以及要求在中國的員工和從中國返回的員工待在家里。如舍弗勒已禁止員工在2月15日前進出中國,舍弗勒在中國有1.2萬名員工,在武漢設有一個辦公室;安波福推遲中國員工所有不必要的商務旅行,暫停所有員工往返中國的商務旅行,直到另行通知,其宣稱因為疫情一些車企產量目標削減了15%。
麥格納的一位員工介紹,在國家層面宣傳隔離之前,麥格納已經對所有近期武漢出差的員工執行了隔離。麥格納在中國有18家工廠,6個工程研發中心,目前已延長中國工廠的關停時間。
針對本次疫情,安波福首席財務官Joseph Massaro認為:“疫情的發展情況與人員流通性有很大關系。該病毒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主要是春節假期在家休息的工人都位于不同的地方,并不是集中在工廠附近。工廠產能是否受影響取決于全員的到崗時間和復工的速度有多快,這既要看實際的疫情發展情況,又要考量中國政府所頒布強制令的影響。”
『萬里揚ECVT』
相比外資大型零部件企業,中國本土企業受疫情影響幾何?汽車之家也第一時間與一些地方代表性企業進行交流。
浙江萬里揚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任華林告訴汽車之家:“我們年前的訂單已滿,原計劃大年初二復工,但接到通知不允許企業這么早開工。”于是,這家生產汽車變速器的企業為了保證產能,只在關鍵工序崗位上保留了少量人員,加上工廠有智能化產線,萬里揚的自動化生產業務可以開展。“本次疫情對萬里揚來說影響不會太大,一季度生產目標會受到影響,但是影響程度有限。”任華林說。
雖說如此,“樂觀”的企業畢竟不多,另外一家從事汽車動力總成的企業就憂心忡忡。蘇州綠控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洪思明表示:“我們企業比較著急,如2月10日復工,從外地返回的員工如何安置,返回后是否需要隔離,以及員工防護措施如何解決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更何況,口罩等防護用品采購也是一個難題,復工后員工的安全問題懸在心頭。目前來看,企業的復工率能達到40%-50%就不錯了。”
對于一季度產能的估計,洪思明認為,1月份比較樂觀,基本的生產可以保障;2月份情況比較艱難,狀況維持良性運轉的可能性很小,整個產業鏈都處于停滯狀態。對蘇州綠控來說,產能不是主要問題,關鍵是訂單狀況,希望二季度訂單量能夠有所增加。
認同目前大范圍復工不現實的企業還有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施正堂。他坦言,2月10日公司復工率保持在70%以上,但都是小范圍生產。如果國家再延長假期,那對企業來說麻煩更大,零部件企業要同步跟進整車企業,否則影響產品供應。
■疫情沖擊僅限于一季度
零部件企業的復工時間對于整車企業在生產方面的影響毋庸置疑。歸根結底,工廠運轉是個龐雜的系統,整車企業既要跟蹤員工的流動方向和返廠情況,還要與上游供應商一家一家地確認開工時間。此外,多數地區的物流運輸受到影響,主機廠的生產進度將延遲。
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預測,上海、廣東和武漢在此次疫情中將至少減少15萬輛汽車的生產。盡管最終造成的經濟損失仍缺乏具體估計,但整個事件對汽車行業帶來的損失將遠遠超過2003年SARS疫情。彼時,中國汽車市場的規模只有今天的1/6。
洪思明表示:“從大環境來看,本次疫情對需求端的影響不會很大,與SARS時期有所不同,現在汽車市場本身就處于增速放緩的狀態。真正影響的是產業鏈的情況,供應商和經銷商兩個板塊影響會比較突出。受到疫情影響現金流難以支撐,一些小型供應商沒有一定的實力很難存活下去。如果近段時間訂單量還沒有增長,這個打擊可能會更大。”
施正堂則認為,對于供應商來說,工廠延期復工導致的產能減少都還很難估算,但是從目前情況來分析,影響肯定會比較大。對整個汽車產業來說,疫情確實加重了汽車產業不利形勢,畢竟整體汽車產業發展不夠旺盛,目前只能期待盡快打贏這場戰“疫”,這樣有可能追上2019年的整體水平。
事實上,疫情對車市和產業鏈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其持續時間和政策應對力度,從歷史經驗和當前進展來看,防控及時得力,疫情持續時間不會太長。多位受訪對象也表示,疫情對汽車產業鏈的直接沖擊主要局限在一季度。
編輯總結:
伴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焦慮和恐懼也在無聲蔓延,但所有的恐懼和焦慮最后都會化作向上的力量。目前大家最為期待的是健康渡過疫情,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狀態。疫情之下,我們還看到了“萬眾一心”,眾多汽車產業鏈企業已經采取行動,出資出力積極馳援(詳情可見專題:#疫情沖擊下的全球汽車業#)。
總體來看,戰勝疫情只是時間問題,但有一部分處于風雨搖擺中的企業,極有可能倒在這段時間里。2020年在突發疫情的作用下,汽車供應鏈將加速洗牌。接下來,我們會持續關注湖北汽車產業因疫情產生的變化和影響,也會深入了解經銷商層面的經營情況,敬請關注。(文/汽車之家 行業組)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