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行業] 國內自動駕駛或將迎來進一步發展。5月19日,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國新辦“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推動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動駕駛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行業融合發展的產物,已經成為全球新一輪的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領域。交通運輸部對此高度重視,將自動駕駛作為科技創新支撐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領域之一。在“鼓勵探索、包容失敗、確保安全、反對壟斷”的原則下,積極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試點和應用工作,目前在六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是推進出臺發展政策。和工信部、公安部聯合印發《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指導有關地方有序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的上路測試工作。今年2月,與發改委等11個部門聯合出臺《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指導產業健康發展。
二是推進技術研發。會同科技部共同推進綜合交通運輸與智能交通重點專項實施,交通運輸行業認定了5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并且在行業重點科技項目設立自動駕駛研究的專題,統籌科研資源,開展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關鍵技術的攻關工作。
三是推進標準規范制定。開展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標準體系的研究,完成十余項基礎性技術標準,支持產業發展。制定營運客車、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指南,有序推廣輔助駕駛技術在重點營運車輛上的應用,從而提高交通運輸的安全水平。組織編制《公路工程適應自動駕駛附屬設施總體技術規范》,前瞻性地研究和布局支撐自動駕駛的公路基礎設施。同時會同工信部、公安部,組織相關標委會,圍繞著車聯網加強標準協同和合作工作。
四是推進測試驗證。在全國布局認定6家封閉場地測試基地,提升道路測試的安全水平,加強車路協同式自動駕駛的研發測試。會同工信部、公安部推動測試區數據共享、結果互認,提升測試服務水平,研究制定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場地建設技術指南(暫行),指導封閉測試場地的建設工作。
五是推進試點示范。開展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試點工作,圍繞基礎設施的智能化、陸運一體化、車路協同等前沿的技術方向,推動5G通信和北斗導航等技術的應用,結合2022年冬奧會和2022年將要在蘇州召開的第29屆世界智能交通大會,會同北京、上海、河北等一些地方在京禮高速、東海大橋、雄安新區等推進一批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試點項目。
六是積極推進國際合作。積極開展中德、中荷等自動駕駛技術的交流,推動中俄國際交通運輸走廊無人駕駛通道建設合作。
當前,自動駕駛作為傳統交通運輸行業與新技術結合的產物,正在受到國內外的普遍重視,伴隨著更多政策法規的落地,自動駕駛的商用化步伐也在加快。就在今年3月份,工信部正式發布《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公示。基于駕駛自動化系統能夠執行動態駕駛任務的程度,根據在執行動態駕駛任務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有無設計運行條件限制,將駕駛自動化分成0-5級。《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將為中國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類標準出臺提供支撐,意味著未來自動駕駛也將迎來“中國標準”。據悉,該標準將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消息來源:國新網;編輯/汽車之家 才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