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d Motors的技術實力
相信很多人已經在前幾天密集的報道中,對Lucid Air(參數|詢價)這款車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所以接下來的內容將主要挑重點,為大家講解一下該車的重要技術亮點,從而反映出Lucid Motors的技術以及產品設計實力。
風阻系數0.21Cd
從實車的設計上,我們可以看到Lucid Air車身多處采用空氣動力學設計,例如前機艙俯沖的姿態,讓整個車身像一個錐體,減小迎風面。細長的后視鏡、隱藏式門把手以及空氣動力學輪圈設計都體現出該車為降低風阻而做出的努力。
儲物空間大且實用
我們看到該車擁有一個碩大的前備廂,它的容量達到了202升,官方宣稱是所有電動汽車中最大的。并且在前備廂內,官方還設計了多個儲物隔層,提升了空間實用性。
從圖中能夠看出,后備廂的寬度可觀。在后備廂隔板的下方,還有一個非常深的隱藏式儲物格,目測可以放下兩個20英寸的行李箱,而且還有不少富余。官方給出的后備廂容積為456升,要知道途觀在沒有放倒后排座椅的時候,后備廂容積也僅有400升。
緊湊強悍的驅動系統
上文,我們了解了該車在前/后備廂儲物空間方面的優勢,而這些優勢是建立在電動車緊湊的機械空間而實現的。Lucid Air在驅動系統的表現上非常搶眼,不僅體積十分小巧,而且還擁有很高的動力參數。
正是因為更小的體積得以實現更大的功率,所以使得該車僅占用了極小的機械空間,在提供更豐富儲物空間的同時,使車內擁有寬裕的乘坐空間。官方宣稱該車的競品車型為奔馳S級以及寶馬7系,而該車的長度僅為4975.3mm,軸距2960mm,在尺寸不占優的情況下卻有相同,甚至更好的空間表現,我們從上圖可以看出該車與傳統燃油車型在空間方面的變化。
從官方公布的電機爆炸圖我們發現,該電機采用了同軸加行星減速器的設計,盡管有利于減小體積,是電機看起來驚人的小巧,但這對電機的制造工藝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量產的難度頗大,Lucid Motors能克服得了產能問題嗎?但愿可以。
超長續航
通過前文,我們知道Lucid Motors前身是一家做三電系統研發的公司。在這一領域,該公司已經深耕了十多年,經驗自然老道。Lucid Air采用900V的電氣架構需要勇氣,這樣設計的一個好處是充電速度有先天優勢,另一個則是能夠降低車輛運行時的能耗。
在這樣的理念下,車輛的很多設計都為提高能效而做出努力。最終的結果則是配合113kWh大容量動力電池包,使Lucid Air成為了目前量產純電動車史上續航最長的車型。該車的EPA續航達到了517英里(約合832km),將特斯拉Model S所能實現的402英里(647km)EPA續航遠遠甩在身后。
◆小結:未來發展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目前,該公司也面臨一些問題。首先,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Lucid Air盡管配備了先進的自動駕駛感知硬件,但在軟件研發上沒有多少經驗;其次,該車最早的交付時間也要2021年二季度,還不知會不會跳票,屆時特斯拉Model S很有可能已經換代,屆時二者產品力的差距或將明顯縮小,而特斯拉在價格方面則擁有一定優勢;此外,目前Lucid Motors并未建立自己的快速充電網絡,而是選擇與充電服務商進行合作,這樣的充電體驗相比特斯拉的超充站直營模式還是會有欠缺,存在一定差距。
至此,我們了解了Lucid Motors這家公司的前世今生,發現它與特斯拉還存在著一段不算友好的過往。而在產品層面,Lucid Air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驚艷的表現,它的空間實用、性能和續航也很出眾,不過它也并不完美。那么問題來了,在同樣的預算情況下,您會選擇Lucid Air還是特斯拉Model S呢?不妨在下面的投票區投上您的一票,并在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圖/文 汽車之家 胡永彬)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