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今年11月,豐田正式宣布運動品牌GR將正式進入中國,GR旗下入華的首款產品——全新SUPRA(參數|詢價)已經在國內首秀,那臺曾被JDM粉絲津津樂道的“牛魔王”又回來了。只不過這次新車多了個“GR”的前綴。這個GR是什么東西?豐田對這位年輕的“新人”又有著怎樣的期待呢?
豐田的高性能品牌:GR
『目前GAZOO.com依舊提供二手車業務』
GR(GAZOO Racing)中的“GAZOO(ガズー)”,源于日語中“圖像”一詞的發音。GR品牌與豐田的關系就像是梅賽德斯-AMG和梅賽德斯-奔馳、STI和斯巴魯,是官方推出的御用性能品牌。最早的GAZOO.com是一個專門為豐田管理二手車并發布圖像的二手車圖像銷售系統。GAZOO后來成立了同名非官方賽隊(Team GAZOO)并逐漸發展為官方賽事部門,最后成長為現在的模樣。
『化身MORIZO的豐田章男』
GR品牌在豐田內部有著如此迅速的發展速度,與高層的全力支持脫不開關系,豐田首席試車手MORIZO就曾駕駛GR YARiS賽車在富士24小時耐力賽取得了勝利。MORIZO這個名字是不是有些陌生?其實這是現任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的化名。作為一位酷愛賽車運動的社長,GR品牌也是他重點關注并推進的項目。
GR內部有何奧秘?
『歐洲版C-HR GR Sport』
GR內部分為四個層級,分別為GR PARTS、GR SPORT、GR和GRMN,對車輛性能方面的強化也依次增加。其中GR PARTS主打改裝件,包括專用機油、車身強化件、行車記錄儀等等。GR SPORT則是基于普通版車型打造的運動版車型,主要在外觀方面增加套件(例如前唇、側裙、擾流板等),并對車輛底盤進行強化,使得新車的整體造型更加激進,操控也有所提升,不過動力方面不進行調整,依然維持原廠設計。
『豐田世紀(Century)GRMN僅此一臺,主人當然是大BOSS了』
GR系列則是真正意義上的性能版車型,GR YARiS、86 GR和GR SUPRA三款車型都歸屬于這個系列。這些車型除了具有不俗的性能之外,日常代步也毫無壓力。定位最高的GRMN(Gazoo Racing tuned by“Meister of Nürburgring”)則是豐田GR部門針對紐博格林賽道開發的終極賽道機器,這些車型都擁有夸張的賽道性能,且均為限量發售!
GR、TOM'S和TRD,傻傻分不清?
看完了GR的發展歷史,對豐田有深入研究的車迷一定會想到TOM'S和TRD。這三個品牌到底是什么關系?是不是感到有些混亂了?讓我們先從TOM’S說起。TOM'S (Tachi Oiwa Motor Sport)是一家與廠商關系緊密的獨立改裝品牌,擁有一定的廠商資源又有獨立運作的自由性,就好像雅賓納(ALPINA)之于寶馬、無限(MUGEN)之于本田的關系。
『搭載TRD外觀套件的豐田凱美瑞(TOYOTA CAMRY)』
至于TRD (Toyota Racing Development) 其實是起源于1957年名為TOSCO的賽事部門,并在1976年正式更名為TRD,基于賽道經驗出品的改裝產品及量產民用車也受到了一致好評。從定位來看,作為獨立改裝廠的TOM’S和GR其實并不是一個方向,不過TRD似乎有些和GR沖突了。隨著外觀套件的興起,TRD轉而專心發展“外觀黨”的事業,性能取向的改裝逐漸小眾化。未來GR將接替TRD的衣缽,繼續發展性能方向的改裝和性能車。
GR為何此時入華?
從銷量表現來看,性能車在國內并不吃香。此前曾有不同品牌的眾多性能車入華銷售,但銷量表現都比較慘淡,最終遺憾退場。2020上半年,疫情的影響也使得性能車更加冷門。作為性能和運動的代言人,GR反而選擇了一個看似不恰當的時間點入華,讓人不太理解,不過保守如豐田這樣的企業自然是有著自己的行事策略:GR品牌的引入會提升整體品牌形象,讓豐田品牌豐滿起來,變得既顧家又運動。而且雖然大盤不好,但豐田今年在國內的表現反而是扶搖直上。
銷量持續增長
在向老一輩人詢問豐田時,他們的答復可能是:“耐用、保值、平衡、沒啥特點!钡詮耐瞥隽薚NGA架構后,新車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豐田推出TNGA架構是為了節省成本和提升產品開發效率,按照規劃,該架構下的車型可實現80%的零部件共享,同時推出的新車更輕、更省油、更個性等,這為車型投放后的市場表現奠定了“地基”。
自2018年后,豐田開始向中國市場陸續投放TNGA架構產品,如2018年投放了年輕運動的奕澤IZOA/廣汽豐田C-HR,2020年投放的威蘭達則與RAV4榮放互相形成補充等,雖然這些產品在外觀上不再中庸保守,但市場表現最后都超乎預期。2020年前10月,豐田品牌累計上險銷量128.6萬輛(不含雷克薩斯),與本田品牌甩開了10.4萬輛的差距,已基本提前鎖定日系冠軍的寶座,有了銷量作為基礎,此時引入GR品牌也會進一步提升豐田的品牌形象。
國產混動車型平攤排放
在越發嚴格的環保法規和新能源積分政策下,豐田希望通過混動技術制勝中國市場,并于2017年正式導入了卡羅拉、雷凌、凱美瑞三款混動車型。由于國產打造,這些混動車型的成本得以控制,隨后也有著更多車型陸續推出,進一步豐富豐田的混動車型陣容。就具體的混動車型銷量排行看,今年1-10月,目前市場中在售前十強中的雷凌、卡羅拉、亞洲龍、RAV4榮放、凱美瑞均來自豐田陣營,混動車型占了5席。盡管混動車型更加昂貴,但豐田仍能將混動產品賣出不錯的成績,可見消費者對其產品的認可度。這些混動車型拉低了整體油耗水平和排放值,引入GR系列也就更有底氣了。
競品的壓力
相比于德系品牌,日系品牌在性能車領域的建樹似乎不多,我們以大眾為例,此前曾引入的高爾夫GTI/R等車型為大眾品牌帶來了不少擁躉,在8代高爾夫發布之際,由一汽-大眾國產的第八代高爾夫GTI也開始路試,我們很快將在國內與它正式見面。
『在國內堪稱“走量車型”的奧迪S3』
『現代i20 N』
在豪華品牌方面,德系三強的寶馬/奔馳/奧迪都有著自己的高性能車,不論是AMG 63/53/43/35系列還是RS/S系列,都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性能車系,既可以滿足性能愛好者的需求,也可以形成圖騰效應,進一步拉動日常車型的銷量。此外在性能車領域名不見經傳的現代也有著將N系列高性能車系引入國內的計劃。要想搶占先機,豐田需要比對手更快推進GR品牌在國內發展的步伐才行。
GR在國內會水土不服么?
上文聊了那么多,我們不難發現,GR品牌在豐田內部有著不低的關注度,未來也將作為重點發展對象。不過在GR品牌入華的過程中,似乎也出現了一些“水土不服”的情況。2020年11月1日的GR品牌的線上發布會結束后,網友們似乎并不買賬。除了一頭霧水,到處詢問GR是什么的人之外,還有一些朋友更加關注GR SUPRA的消息。
截止最新的消息來看,首批官方引入的GR SUPRA數量不多,雖然完成了國內首發,但最終上市日期要等到明年上半年。目前全國范圍內的13家指定經銷商可以訂車詢價,但高昂的售價和此起彼伏的加價聲音為GR SUPRA蒙上了一層陰影。至于那臺讓不少狂熱粉絲(比如我)魂牽夢縈的GR YARiS在短期內并沒有引入計劃,不少人也在彈幕和評論中表達了失望的情緒。
相比競品而言,GR品牌目前在國內沒有貼近走量車系的新車,曾經打出名聲的老款86已經停產,全新86尚未發布;定位旗艦的GR SUPRA定價高昂,至于換代后的全新一代YARiS更是尚未引進國內生產。想要提振主流車型的銷量,眼下需要做的不是GR車系的快速引入,而是將親民走量的GR SPORT套件版為主流車系普及。對于大部分買車的用戶來說,一個帥氣的外觀就夠了,過剩的性能不足以讓他們為更高的溢價買單。
『華晨寶馬325i M運動套裝』
其實目前很多海外品牌已經在進行此類的嘗試,例如大眾在不少車系中均提供搭載R-Line運動套件的車型供選,此外寶馬在售的新車中也提供搭載了M運動套裝的版本,這些運動套件版車型為本車系貢獻了可觀的銷量。
有了GR車系作為旗艦發揮圖騰效應,GR SPORT套件版豐富消費者的選擇,GR產品本身又會帶動豐田自身的走量車系,這樣才能進一步拉大與其他品牌在華市占率的差距,縮短與大眾的距離。參考數據來看,豐田品牌今年1-10月在華市占率相比去年增長2個百分點至9%,僅次于大眾品牌的13%,二者去年的差距為8%。
豐田部分新車展望 | |
車型 | 上市時間 |
一汽豐田ALLION/廣汽豐田凌尚 | 2021年 |
一汽豐田全新中型SUV/廣汽豐田漢蘭達 | 或于2021年內發布 |
一汽豐田/廣汽豐田Sienna(塞納) | 或2022年 |
一汽豐田/廣汽豐田Harrier(海利亞) | 未知 |
從新車計劃來看,豐田顯然是“兩手抓,兩手硬”。在最拿手的實用車領域,我們將會見到國產的全新Sienna/全新Harrier,有中國特色的ALLION/凌尚也將在2021年上市。另一方面自然是GR品牌在國內的宣傳和推進。通過這兩記重拳,未來豐田計劃進一步縮短與大眾在華市占率的差距。
寫在最后:
作為豐田章男社長珍愛的“小兒子”,GR品牌算不上歷史悠久,但顯然充滿了不俗的發展潛力。至于GR入駐中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升整體品牌形象,讓豐田品牌豐滿起來,變得既顧家又運動。除了文中提到的將于明年上半年上市的GR SUPRA外,豐田還會視情況導入全新一代GR 86/GR YARiS等車型。希望豐田在促進車系銷量增長的同時,也可以為國內的性能車愛好者們提供更多的選擇,不論是外號“牛魔王”的SUPRA,“Born From WRC”的GR YARiS,還是“平民跑車”86,都貫徹了豐田的運動基因,能夠給予駕駛者更多的駕駛樂趣,希望我們能在現實生活里與它們人車合一,而不是在視頻或者游戲里“云駕駛”來感受這些大玩具的魅力。(文/汽車之家 姜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