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新能源補貼退坡30%
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簡稱“《通知》”),其中文中提到,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
具體來看,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中,純電動汽車續航在300km(含)到400km的車型補貼為0.91萬元,續航在400km(含)以上的車型補貼為1.26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NEDC純電續航里程在50km(含)以上車型補貼為0.48萬元。
對比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中,純電動汽車續航在300km(含)到400km的車型補貼為1.3萬元,續航在400km(含)以上的車型補貼為1.8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NEDC純電續航里程在50km(含)以上車型補貼為0.68萬元。
另外,2022年度政策同樣要求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該《通知》明確政策終止日期。根據《財政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0〕86號)“綜合技術進步、規模效應等因素,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要求,為保持新能源汽車產業良好發展勢頭,綜合考慮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市場銷售趨勢以及企業平穩過渡等因素,2022年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終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同時,繼續加大審核力度,做好以前年度推廣車輛的清算收尾工作。
關于補貼退坡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這可以說是必然趨勢。不過,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技術與品質不斷提高,消費者在購買車輛時也愈發理性,很多消費者并非將“補貼”作為購車的必要因素,反而產品實力和后續服務才是關鍵因素,所以說,品質才是硬道理。
7、自動駕駛國標正式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臺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將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
綜合考量動態駕駛任務、最小風險策略和設計運行范圍等多個維度,將汽車駕駛自動化等級劃分為0-5級,此外,這項國標還明確了各級別下駕駛員應承擔的駕駛責任。
比如在開啟自適應巡航控制功能后,駕駛工作需要駕駛員與駕駛自動化系統共同完成。駕駛員還應承擔突發事件探測與響應的責任,并在需要時介入動態駕駛任務,以確保車輛與乘客的安全。
而3級自動駕駛開始,目標和事件探測和響應的對象從駕駛員變為了系統,動態駕駛任務后援也從駕駛員變為了動態駕駛任務后援用戶。這意味著,在有條件自動駕駛情況下,已允許駕駛員脫手,只需要在必要時接管駕駛。
隨著自動駕駛新國標系統和全面地對分級進行描述,這將有利于增進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理解,促進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同時還能進一步改善消費者針對自動駕駛出現濫用、誤用現象,提升駕駛安全。
8、北京、廣州小客車指標總量、比例調整
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公布了2022年北京市小客車指標具體情況,其中2022年度配額為10萬個,按照相關規定,北京將普通指標額度由2021年的4萬個調減為2022年的3萬個,同步將新能源指標額度由6萬個調增為7萬個。
除去單位指標,普通小客車指標方面,家庭和個人指標額度共計28600個,家庭和個人同池搖號;新能源指標方面,家庭和個人指標額度共計63600個。
此外,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發布了《關于增加2022年度中小客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明確2022年度中小客車節能車增量指標增加至3.8萬個。
根據《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法》規定,每年常規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為12萬個,其中普通車指標6萬個以搖號方式配置、4.8萬個以競價方式配置,節能車(指符合一定條件的非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指標1.2萬個以搖號方式配置。而新能源車指標未納入增量指標管理,可免搖號、免競價直接配置。
《通告》明確,2022年節能車增量指標增加至3.8萬個,即額外增加了2.6萬個,調整后全年中小客車增量指標將增加至14.6萬個。
《通告》顯示,2022年節能車增量指標自2022年1月起按月平均分配,即每月配置約三千個,單位和個人的配置比例為1:9。當月未能成功配置的單位和個人節能車指標,均納入次月個人節能車指標進行配置。
部分地區小客車指標的調整,主要也是因地制宜進行小客車指標的投放。不過這樣一來,這些地區的朋友想要擁有一臺燃油車,則需要更多的“好運氣”了。那么,你會轉戰新能源汽車陣營嗎?評論區聊聊~
9、多地發布電動自行車“新規”
隨著2022年到來,部分城市針對電動車也發布了諸多新規定,這里是否有你所在的城市,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海南、東莞實施《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其中,海南方面要求:電動自行車上牌,實施電子化管理,電摩要持證上路,電動車還不能進入電梯。東莞方面要求:電動自行車在做好車輛上牌登記后,即可上路,此外對于超標車的過渡期也做了明確說明。
第二,安徽阜陽明確電動車上牌費用。此前海南、合肥等地推出免費上牌政策之后,不少人會認為電動車上牌均為免費的。事實上,也有不少城市實施收費上牌。其中,安徽阜陽明確了電動車上牌的費用,國標車收取12元/車,非標車收取32元/車。
第三,安徽合肥嚴查無牌電動車上路。為了更好地推進新國標政策,幫助超標車的合理過渡,不少城市加強了針對非標車的車輛登記。如安徽合肥已明確表示:明年1月起,將嚴查無牌電動車上路。
第四,山東東明禁止三輪車、老年代步車上路。當前,各地對于三輪車、老年代步車的查處日趨嚴格。山東東明地區發布了通告:2022年1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三小車輛“禁行工作。
第五,嚴查超標、無牌三輪車/四輪車上路。2022年1月開始,福建連城明確表示:對于超標三輪、四輪將實施嚴格管理,查到就拖車處理。河南南陽也明確表示:未在上牌期內做車輛登記的無牌三輪、四輪車將會嚴查,不允許上路行駛。
由此可見,各地對電動車的管理愈加規范,與此同時,針對無牌電動車、三輪電動車和老年代步車的查處力度也更加嚴苛。這樣的嚴格管理保障了車輛的安全使用,提升了道路安全性。
10、舊標準電摩停止銷售
據工信部消息,不符合GB 24155-2020《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安全要求》要求的所有電摩產品,自《公告》發布之日起(2021年1月29日)暫停生產,自2022年1月1日起停止銷售。
這意味著,凡是不按新標準GB 24155-2020生產銷售的電輕摩、電摩產品,公告目錄有效期將于2021年12月31日截止,并不得繼續延期,2022年1月1日起終端將無法上牌。
在此提醒消費者,此前購買的舊標準GB24155-2009電輕摩、電摩產品,即合格證出廠日期為2021年1月29日之前的產品,必須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牌,逾期合格證將失效。
11、我國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
2022年1月1日起,我國將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的限制;取消外商投資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及關鍵件生產的限制,自貿試驗區市場調查領域、社會調查領域探索放寬外資準入。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12月27日對外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至31條、27條,壓減比例分別為6.1%和10%。這是我國連續第五年修訂全國和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負面清單越減越短,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看似和我們切身利益沒有那么大的關系,但這個管理措施的實施,意味著汽車產業將不再限制一家外商企業只能最多有兩家合作伙伴。這是不是意味著,除了我們熟悉的南北大眾、一豐和廣豐外,更多的合資伙伴也要出現了呢?同時像華晨寶馬等企業的股比也將在接下來進行調整。那么,未來您購買的車,也許會是新合資公司生產的。
全文總結:
好了,以上就是2022年度最值得您關注的汽車產業政策,可以看到,2022年度部分政策將于1月1日期正式實施,但也有一小部分政策需要一部分過渡期。總的來看,今年政策愈加嚴苛,但也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同時也更加貼近我們實際用車的方方面面。
進入到2022年,汽車之家車聞團隊依舊提醒您,注意行車安全!看完這2022年汽車新政,您有什么感悟呢?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吧~文章最后,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喜樂,萬事順遂,我們將繼續與您攜手前行。(消息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北京日報社、《新能源趨勢》等;編譯/汽車之家 李娜)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