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3月2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在以“迎接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新階段”為主題的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中發表演講。他分析表示,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實現了新的突破,邁上了新的臺階,成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的亮點。與“十三五”初期相比,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占比從47%提升到78%,非限購城市私人消費的比例從40%提升到70%,這反映出新能源汽車市場認可程度顯著提高,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顯現。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的主客觀條件和內外部環境日臻優化,未來發展的前景可期,對此我們應當充滿信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林念修』
但同時,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背后仍存在諸多困境。如新冠肺炎疫情、地緣政治和地區沖突對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造成了較大沖擊,車用芯片短缺情況尚未有效解決,部分關鍵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無序發展等問題難解。此外,還有一些推廣應用支持政策仍需完善等等。
基于此,他作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堅持全國一盤棋,著力優化產業布局。統籌布局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將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依法依規加強窗口指導,強化統籌謀劃,優化產業布局,實化支持政策,有關地方和行業企業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國家布局要求。
一是按照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原則,引導產業向發展基礎好、產能利用充分的地區和主體聚集,重點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區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二是鼓勵引導重點地區制定產業發展規劃,依托現有產能發展新能源汽車,確保項目建設規范有序,整車企業要突出重點布局,依托現有生產基地集聚發展,現有基地達到合理規模之前,不再新增產能布點。新能源汽車一定要走這條道路,不能太分散,鼓勵一個重點企業要在一個地方達到一定規模再建第二個點,并且全國要統籌布局,不能遍地開花。
三是嚴格執行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加強新能源汽車違規項目清理整治,依法依規查處未批先建、批零建整、邊批邊建等違規行為。
四是規范整車企業兼并重組,大力推動落后企業和無效產能退出,構建布局合理、發展有序、運行高效的產業格局。
第二,堅持技術創新,著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創新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行業骨干企業要以打造一流技術、一流品牌為目標,圍繞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和關鍵環節,加快技術研發和協同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一要加強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關鍵系統部件和基礎共性技術研發,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高新能源汽車整車綜合性能,更好滿足消費需求。
二要鞏固鋰離子電池技術和產業優勢,加快發展鈉離子、無鈷、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促進電池技術和材料多元化,建設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有效緩解稀有金屬、稀缺金屬資源供給矛盾。我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促進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
三要積極探索車電分離,充換電結合,電池靈活配置等新模式,打造產業融合發展的創新生態,以創新為動力,持續提高產業發展水平。
第三,堅持開放合作,著力提升產業國際化水平。2022年開始我國已全面取消汽車領域外商投資限制,汽車等制造業領域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對外開放不斷深化,一批重大外資項目正在加快落地建設,我們歡迎全球企業參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深度融入中國市場和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一是支持汽車合資企業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履行合資合作約定,保持企業平穩運行和健康發展,有效保障合資各方的利益。
二是鼓勵中外企業創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內涵,共創新能源汽車品牌,合作開拓全球市場,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和互利共贏。
三是鼓勵中國新能源汽車和零部件企業提升國際化水平,增強品牌影響力,融入國際供應鏈體系,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第四,堅持底線思維,著力應對各類安全風險。統籌發展和安全是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要強化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風險監測和研判,及時預警并妥善化解。要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作,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強化產業鏈上下游供需銜接,保障產業穩定運行。
一是鼓勵芯片和汽車企業加快技術研發和協同創新。剛才苗部長重點談了這點,我認為是完全正確的。積極擴大車用芯片生產能力,努力提升供給質量和水平,有效化解車用芯片緊缺矛盾。
二是加強鋰、鎳、鈷等資源保障體系建設,持續抓好保供穩價,加快構建開發采購并舉,國內國際互濟的多元化保供體系。
三是保障數據和網絡安全,要始終將數據安全貫穿于新能源汽車發展全過程,著力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法規標準和監管體系,汽車行業和企業要認真落實國家法規政策,加強數據分級分類管理,完善風險研判和預警處置機制,逐步建立覆蓋研發、設計、制造、使用等流程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有效保障數據和網絡安全。(信息來源:蓋世汽車;編譯/汽車之家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