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日前我們獲悉,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發布了全國首個針對不配備駕駛位和方向盤的短途載客類智能網聯新產品的規范性文件——《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無人接駁車管理細則(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以下簡稱“細則”),在國內率先以編碼形式給予無人接駁車相應路權,針對國內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新產品完成了又一關鍵性管理突破。
作為自動駕駛這一新興技術的落地產品,無人接駁車目前尚不屬于工信部所規范的道路機動車輛,無法獲得開放道路行駛權,行業整體上處于在封閉半封閉園區進行測試示范的階段,對于無人接駁車在開放道路機動車道場景下的應用與落地有強烈訴求,亟需相應政策規范進行賦權與管理。
本次發布細則是政策先行區“2+5+N”政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與補充,豐富了載客類車型的管理規范。細則整體以安全可控為基本原則,參照機動車管理規則,通過發放車輛編碼的方式,給予無人接駁車相應路權,允許其在先行區60平方公里基礎上申請行駛線路,依示范區批準分階段開展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活動。細則針對新產品落地主要包含以下四大亮點:
一是深入探索新產品的上路通行規則。基于無人接駁車的產品特性及發展訴求,并綜合考量相關部門意見,先行區參照機動車管理規則,率先通過發放車輛編碼的方式,允許不配備方向盤和駕駛位的載客類新產品在開放道路機動車道行駛。
二是精細化規范新產品的全流程管理體系。在事前準入方面,在滿足申請主體與測試車輛相關規定的基礎上,要求必須配備車內駕駛人,并嚴格規范其作為駕駛人和管理員兩方面職責;在事中管理方面,通過有效執行備案機制、積分管理、清零機制等全方位的事中管理機制,深入保障測試車輛行駛安全;在事后處理方面,借鑒示范區成熟的管理經驗,明確事故責任認定以及交通違法處理方式,并對事故數據進行管理。
三是全面定義新產品上路行駛參數指標。在深入調研行業產品的基礎上,按照車規級安全性要求,從基本要求、部件、配置、功能、性能、安全6大維度30細分項明確無人接駁車產品參數。
四是有效確保技術測試的全面性與針對性。從技術層面判定測試車輛在不同場景下的自動駕駛能力,要求測試車輛通過封閉場地測試、仿真測試以及實驗室測試三大類,共計115項測試項目。其中,從無人接駁車產品功用出發,就站點停靠、線路規劃等特定場景做出針對性設計與要求。
作為政策先行區年內落地的又一項國內首創性政策,本次細則制定積極實踐先行區鼓勵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應用推廣的建設方針,有效助力營造政策友好型營商環境、服務“兩區”高質量發展。通過實施細則,將有助于示范區智能網聯無人接駁車場景的安全、高效落地,為未來無人化、商業化試點奠定基礎,為行業創新管理提供北京經驗。(消息來源:新京報;文/汽車之家 杜安迪)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