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近日,廣州交警召開了關于《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電動自行車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征求意見稿)》的聽證會。
與2021年征求意見的原方案相比,此次公開征求意見的方案在限行范圍和限行時間上有了調整,即:將“中心區域限行”調整為“部分路段限行”,將“全天候限行”調整為“全天、白天、高峰分層次、分時段限行”。
據悉,有23.3%的市民對限行方案的路段時段提出了優化調整意見;23.2%的市民反對限行,認為會嚴重影響出行;17.2%的市民支持限行并認為目前限行范圍過于寬松,要求擴大限行范圍;另有36.3%市民為咨詢或者其他要求加強管理的建議。
針對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梁明昌進行了回應:
1.是否可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大范圍限行?
聽證會上,有代表提出是否可針對電動車恢復大范圍限行?梁明昌回應稱,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廣州日均公交出行有600多萬人次,如今只有約300萬人次,而電動自行車上牌數量已超360萬。兩個數據一升一降,此消彼長。一部分曾經選擇公交、機動車出行的市民,轉去選擇電動自行車作為出行工具。“我們要注重電動自行車的出行剛需,不宜一刀切大范圍限行。”
2.是否有必要限行?
聽證會上,大部分代表對電動自行車亂象形成共識,但有代表提出,電動自行車屬于非機動車,其也應與自行車享有同等路權,不宜進行限行。對此,梁明昌說,與其他一線城市有寬闊的非機動車道不同,廣州由于歷史原因沒有寬闊連貫的非機動車道。現在已在盡力彌補,但短期內難以達到需求標準。隨著電動自行車保有量、交通事故大幅上升,很多市民反映出行安全感下行。
“廣州并不是第一個對電動自行車進行限行的城市。”他說,目前的方案是在現有條件下所做的一個探索,盡可能保障電動自行車的出行需求,也保障行人出行安全,以及機動車的出行。“多種出行方式應該互補共容,而不是非此即彼,誰替代誰的關系。”
3、限行路段根據如何標準制定?路段時段可否進一步優化?
不少聽證代表對限行路段和時段提出了具體意見建議,比如:僅工作日限行,法定節假日和周末放開;在東風路限行的情況下,環市路、中山路可否放開?針對廣州塔周邊被限行路段包圍的幾個小區,可否優化限行時段?對市民群眾使用電動自行車接送小朋友上下學的“剛需”,交警部門能否給出更人性化個性化的配套補充措施?
“今天上午,聽證代表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設性的意見。”梁明昌說,從6月6日公開征求意見以來至7月6日,廣州交警一共收到了5040份市民意見建議,目前交警部門正在抓緊對收集意見進行梳理。大部分市民對電動自行車亂象進行更嚴格的治理。其中23.3%的市民對限行方案的路段時段提出了優化調整意見。23.2%的市民反對限行,認為會嚴重影響出行,17.2%的市民支持限行并認為目前限行范圍過于寬松,要求擴大限行范圍;另有36.3%市民咨詢或者其他要求加強管理的建議。
梁明昌表示,廣州交警正在全面收集各大網絡平臺、自媒體涉及到電動自行車的表達訴求,以確保全方位地聽取各方意見,不忽略、不遺漏不同聲音和不同利益訴求。同時,將結合廣州交通發展戰略,立足廣州實際情況,對路段限行方案進行進一步優化完善,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抓緊發布實施。
4、是否給外賣配送等服務行業“另開一個口子”?
聽證會上,就是否給予外賣配送等服務行業電動自行車騎行相對寬松的政策,部分代表意見相左。有代表認為,對外賣配送等民生服務行業來說,電動自行車不是簡單的代步工具,而是謀生工具,應給予相對寬松的政策。有部分代表則認為,外賣配送等行業的電動自行車騎行者交通違法現象普遍較嚴重,不應“特殊對待”。
一些聽證代表提出,建議外賣平臺給予外賣騎手更寬裕的送餐時間,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對交通違法騎手的管理,比如將騎行速度是否超標納入平臺考核。
對此,梁明昌回應說,在2021年第一個方案中心區域全天限行對外賣配送等行業影響大,因此對外賣等行業配送車輛有采取報備通行措施。與此前對比,現在的方案限行范圍縮小,且次干道和支路可繞行。“我們之前舉辦了6場座談會,與會代表認為在限行范圍不大的情況下,為了整體公平性,不宜對外賣配送行業做出特殊通行措施。”交警部門一直關注外賣等配送行業的合理通行需求,接下來將就針對配送網點熱門線路以及限行路段沿途商家的實際需求,與相關部門抓緊研究優化完善方案。
5.聽證會后,廣州交警下一步有什么計劃?
“廣州交警正全面地收集各大網絡平臺、自媒體涉及電動自行車的表達訴求,以確保全方位地聽取各方意見,不忽略、不遺漏不同的聲音和不同的利益訴求。”梁明昌說。
他介紹,去年8月份,國務院安委會印發了《加強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監管重點工作任務及分工方案》,從四個“環節”明確了部門的責任分工,包括加強生產源頭環節、強化流通銷售環節、規范末端使用環節、推進拆解回收環節等。
“限行只是這個全鏈條的末端使用環節里面的一項措施,對于聽證會上市民提出的限行措施以外的其他建議,我們將會同市相關職能部門一起抓緊研究解決。”梁明昌說,首先是加快推進非機動車道的建設,減少各類交通工具之間的沖突和交織干擾,讓大家都“有路可走、各行其道”;同時提升優化公交的吸引力,推動和完善電動自行車改裝、超速的治理機制,以及外賣平臺企業的監督管理機制,努力營造更加安全、有序、和諧的交通環境。(圖文/南方網,編譯/汽車之家 邢月陽)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