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大眾汽車“ID. GO安全實驗室”系列活動首站于北京正式拉開帷幕。作為推動品牌向電動出行轉型的核心,ID.家族通過此次活動深入展示在主動安全、被動安全和電池安全等方面的實力。
『大眾汽車ID. GO安全實驗室』
現場亦設置一系列趣味互動,讓每一個觀眾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感受大眾汽車在安全領域的投入與探索。通過此次活動,大眾汽車彰顯了自身在加速向電動出行轉型的進程中始終堅持“安全至上”的理念,致力于將品牌備受贊譽的安全和可靠基因帶入全新的出行時代。
『IQ. Drive智駕管家硬件系統』
在主動安全方面,ID.家族搭載了IQ. Drive智駕管家,包括Travel Assist全速域駕駛輔助系統、Front Assist前部安全系統等各項能夠主動避險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讓出行安全無憂。
亮點功能科普:
IQ. Drive智駕管家:
Travel Assist全速域駕駛輔助系統,能夠像“老司機”一樣輔助駕駛者,無論城市擁堵路況,還是高速路況,都能緩解長時間駕駛的壓力。
『IQ. Drive智駕管家硬件系統』
Trigger Lane Change智能變道系統在全新ID.7 VIZZION上率先采用。在開啟旅途駕駛輔助,駕駛者撥動轉向撥桿時,系統會判斷周圍環境是否安全,并在合適時機自動完成變道,讓長途駕駛更加輕松舒適。
『IQ. Drive智駕管家硬件系統』
Front Assist前部安全系統帶有自動緊急制動功能,當前方車輛突然減速、變道,或偶遇騎行者和行人突然進入車道時,若駕駛者沒能及時做出反應,ID.會觸發主動安全功能。通過前部多功能攝像頭和ACC毫米波雷達,ID.最高可在65公里/小時速度內探測到前方同方向減速或靜止的車輛及行人,對駕駛者進行提示并及時介入制動,最大程度避免事故發生或減輕損害。
『大眾ID.7 VIZZION(參數|詢價)』
在被動安全方面,ID.車型還采用高剛性車身材料以及具有吸能作用的設計,能夠盡可能保障車內人員和道路參與者的安全。
亮點功能科普:
被動安全:
車身采用高強度材料:車身采用高剛性設計,關鍵部位使用抗拉強度約2,000兆帕的超高強度熱成型鋼,和飛機起落架相當,能夠減小碰撞對乘員艙的侵入。座椅下方的橫梁也能夠為高壓電池系統提供額外的防護,盡可能降低碰撞時的安全風險。
如果碰撞來自側面,除強化的車身結構外,位于車身下側門檻內的特殊鋁制型材,還能夠為電池包提供側碰緩沖,盡量避免碰撞造成的電池形變,或以此引發的其他安全隱患。
『燃爆式安全帶』
帶有管狀燃爆裝置的三點式安全帶:在碰撞發生時,除了安全帶束緊裝置外,ID.還為前排乘員的安全帶全新裝配了管狀燃爆裝置,裝配在前排外側B柱下方的安全帶地板固定位置,在碰撞發生的瞬間觸發,并與安全帶束緊裝置配合,從兩個方向束緊前排乘員的肩部和腹部,讓乘員更好的固定在座位上,并與安全氣囊配合減小碰撞帶來的損害。
在數字化安全方面,大眾汽車同樣將網絡安全視為用戶用車安全的重要一環。包括整車入侵檢測防御系統在內的高標準網絡安全機制和措施,讓用戶無需擔心車載網絡和個人隱私安全,無憂享受數字化出行帶來的便利。
『電池模塊與3D云母隔熱片』
在電池安全方面,大眾汽車在研發之初就經過了深思熟慮,部分關鍵安全性能采用高于通行標準的冗余設計和驗證方法。從巧克力式電池模組、溫度管理到侵蝕防護,ID.車型電池包充分考慮不同用車場景,確保在各種環境中電池的溫度、化學穩定性等始終處于正常狀態。電池管理系統(BMS)可監控電池狀態,如遇異常情況時可及時有效預警。此外,ID.車型的電池均經過多項高強度的嚴苛測試,在全生命周期內均能保持正常功能。
在電動化轉型中,大眾汽車不僅高度重視用戶安全,也注重在每一個用戶觸點上以更加生動的形式傳遞品牌安全理念——“ID. GO安全實驗室”應運而生,其創造性地運用交互式光影科技,呈現ID.家族的安全產品力。在采用實景投影技術的動態交互墻上,各項電池安全科技即觸即顯,觀眾能夠快速、直觀地了解電池安全的原理和標準,各項小組件也能夠為用戶了解ID.家族的安全理念創造直觀的觸點。
『大眾汽車“ID. GO安全實驗室”北京站位于三里屯通盈中心』
大眾汽車“ID. GO安全實驗室”北京站將于12月16日和17日在三里屯通盈中心面向公眾開放;顒右矊⒂12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萬象城以及12月29日至31日在廣州天德廣場舉行。歡迎屆時蒞臨活動現場,近距離體驗大眾汽車ID.家族的安全科技。(編譯/汽車之家 秦超)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