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在CES2024上,英特爾分享了將其“AI無處不在”的戰略拓展至汽車市場的計劃。此舉包括收購Silicon Mobility公司,這是一家專注于智能電動汽車能源管理SoC的無晶圓廠的芯片和軟件公司。此外,英特爾還推出了全新的AI增強型軟件定義車載SoC系列,并宣布極氪將成為首家采用這款全新SoC的汽車廠商,為下一代汽車提供生成式AI驅動的移動客廳體驗。
“英特爾正采取‘整車’方式來解決行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借助AI解決方案推動整個汽車平臺的創新,助力行業向電動汽車轉型”,英特爾院士、公司副總裁、汽車事業部總經理Jack Weast表示,“對Silicon Mobility公司的收購不僅契合我們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同時也將滿足行業對能源管理的關鍵需求。”
■極氪率先引入 英特爾開放平臺為汽車帶來AI PC體驗
對于AI在汽車上的應用,英特爾公司中國區技術部總經理高宇在媒體溝通環節上稱,“我們將AI分為兩個層級,一個是艙內的傳統AI,比如OMS、DMS,包括語音交互、手勢控制,都需要AI算力賦能。這些使用場景已經變成每輛車的標配功能;第二個發展方向是生成式AI。最近很多車廠已把一些大語言模型作為一種服務提供給艙內,從而可以讓人和車進行一些非常自然的、有溫度的對話。”
英特爾的全新AI增強型軟件定義汽車SoC系列滿足了行業對于功耗和性能可擴展性的關鍵需求。該系列SoC融合了英特爾AI PC路線圖中的AI加速技術,可支持理想的車載AI用例,例如基于攝像頭的駕駛員/乘客監控系統。
在CES期間,英特爾通過一項演示展示了12種高級工作負載,其中包括生成式AI、電子反光鏡、高清視頻會議通話和PC游戲。它們在多個操作系統上同時運行,其中包括混合關鍵用例。該演示展示了汽車制造商如何整合傳統電子控制單元(ECU)架構,集成其專有定制解決方案和AI應用程序,以提高效率、可管理性和可擴展性。
Jack Weast表示:“英特爾AI增強型軟件定義汽車SoC集成了先進AI PC技術和英特爾數據中心技術,可以滿足真正軟件定義車輛架構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旗下的極氪品牌將成為首家采用英特爾全新軟件定義汽車SoC系列的整車廠(OEM)。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兼極氪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安聰慧闡述了,英特爾系統的前向兼容性與英特爾AI加速技術相結合,如何使極氪得以不斷擴展和升級服務,以實現如生成式AI語音助手等滿足客戶需求的下一代體驗。
據悉,英特爾的SoC已應用于5000多萬輛汽車,為信息娛樂系統、顯示器、數字儀表盤等提供支持。展望未來,英特爾擴展的AI增強型“整車”路線圖將推動整個行業邁向一個更加可擴展、軟件定義和可持續發展的時代。
■放開放標準是行業成功關鍵
由于電動汽車轉型加速,客戶對車載體驗的需求不斷增長,這增強了英特爾支持軟件定義汽車戰略的決心。此外,英特爾還承諾為軟件定義汽車提供業界首個基于UCIe的開放式汽車芯粒平臺。
為了更順利地推動向電動汽車和可持續軟件定義汽車的轉變,英特爾與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宣布成立一個委員會,為車輛平臺電源管理(J3311)提供汽車標準。英特爾將擔任該委員會的主席一職。
受PC行業ACPI標準中經過驗證的電源管理技術啟發,全新SAE標準將通過采用和增強PC行業先進的電源管理概念來加速轉型,幫助所有電動汽車變得更加節能和可持續。
目前,標準委員會的成員包括來自Stellantis、HERE和Monolithic Power Solutions(MPS)的代表。該委員會對更多行業參與者持開放態度,并期望在12至18個月內提交第一份標準草案。
英特爾還宣布,計劃與研發中心imec展開合作,以確保其先進的芯粒封裝技術滿足汽車用例所需的嚴格質量和可靠性要求。
這使得整車廠可以自由選擇將定制芯粒集成到英特爾路線圖產品中,而該成本遠低于完全定制的SoC。混合與匹配芯粒的能力不僅進一步降低了因供應商限制帶來的風險,同時促進了更加可擴展的軟件定義架構的發展。
在汽車芯片領域,英特爾將面對包括英偉達、高通等競爭對手,面對英特爾進入汽車市場的時機,Jack Weast表示,“我并不認為我們為時已晚。我們相信到2035年,80%的汽車將會是軟件定義或電動汽車。因此,我們認為現在正是進入市場的最佳時機,我們擁有行業所需的技術和支持能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