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比亞迪、小鵬、名爵、廣汽埃安……越來越多的內地新能源品牌正在涌入香港。
數據顯示,2022年香港純電動私家車總登記量為19795輛,在私家車(新車)市場中占比52.82%,較2021年的24.2%進一步攀升,電動汽車史上首次賣贏了汽油車。而2024年,香港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70%。
隨著國內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全球化布局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內地新能源品牌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而香港憑借其獨特的優勢,正在成為中國車企出海的重要起點與試驗場。
2025年5月26日,“2025國際汽車及供應鏈博覽會(香港)”新聞發布會圓滿舉行。本次展會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中國港澳臺僑和平發展總會、鳳凰衛視五家機構聯合主辦,以“新汽車新征程”為主題,將聚焦全球汽車產業的前沿技術與發展趨勢,為業界提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同時,汽車之家將作為首席戰略合作媒體,將對車博會進行深度報道。
一、香港:內地車企全球化的“超級聯系人”
從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來看,香港是全球電動車普及最快、最好的市場之一。
這背后離不開香港特區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如舊燃油車換新電動車的“一換一計劃”、減免車輛牌照費以及提供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輔助等,有力地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雖然過去五年香港新車年銷量僅約4萬輛,整體汽車消費需求并不算旺盛,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進入香港后對總銷量貢獻有限,但在市場層面已形成極強的示范效應。
香港國際汽車及供應鏈博覽會組委會首席主席、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指出,香港作為國際著名的金融、物流貿易中心,具備獨特優勢,與汽車產業的發展高度契合。香港在綠色金融方面的大力發展,與新能源汽車“低碳轉型”理念相得益彰,其國際化的區位優勢使其成為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的“超級聯系人”,能夠為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盧金榮看來,香港是中國車企“出海第一站”:通過香港的國際化品牌推廣資源,可快速提升全球知名度,精準觸達新興市場需求。對國際企業而言,香港則是“進入中國的窗口”:借助車博會等平臺,海外品牌可深度對接內地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共享14億人口的消費市場紅利。這種 “雙向賦能”,正是香港助力汽車產業全球化的核心價值所在。
此外,香港匯聚了全球人才、資本和商業資源,為內地車企提供了廣闊的國際合作機會。例如,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企業都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或銷售網點;五菱汽車在中國香港成立創新中心,并與多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推進汽車產業科研成果轉化;近日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公司“蘿卜快跑”在香港的測試范圍進一步擴大。這些企業聚焦于智能電動汽車的核心創新技術,涵蓋面向全球市場的智能輔助駕駛、AI互動等多個領域,為內地車企進軍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內地車企在香港“乘風破浪”
香港素來是全球各大汽車品牌角逐的重要市場。在這里,特斯拉憑借先發優勢,深耕十余年,率先建立了完善的充電網絡,并長期占據著市場領先地位。
根據香港電動車資料庫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3年,香港首次登記電動私家車數量達到62458輛,其中特斯拉以33,909輛的成績遙遙領先,占據了54.3%的市場份額。同時,寶馬、奔馳等國際知名品牌在香港電動汽車市場同樣取得了不俗的銷量。
值得關注的是,近兩年隨著自主品牌積極參與國際化競爭,也為香港消費者帶來了更加豐富多元的選擇。
比如,2024年1月底,廣汽埃安在中國香港九龍灣開設首家陳列室,正式登陸香港市場,并發布AION Y(參數|詢價) Plus及高端品牌昊鉑的HT、SSR等車型;
2024年4月,小鵬汽車與森那美汽車集團合作,授權其為中國香港市場代理商,5月推出兩款新車型,第三季度開始交付;
而比亞迪早在2011年就已在香港科學園設立研發中心,合作開發電動車技術。今年1月,比亞迪在香港的銷量首次超過特斯拉。
據香港運輸署統計,特斯拉1月在香港的私家車注冊量僅為202輛,市占率縮至8.42%。而比亞迪則以847輛的注冊量登頂香港私家車市場,市場份額攀升至35.31%。
內地車企在香港面臨著諸多挑戰,但隨著產品力的提升、品牌建設的加強以及服務網絡的完善,內地車企有望在香港市場取得更大的突破,并以此為跳板,邁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在港中資企業也給中國車企出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發揮了“基礎設施搭建者”和“生態協同者” 的雙重關鍵作用。
比如在物流領域,以中遠海運特運為代表的企業,通過構建全球物流網絡與創新運輸模式,破解了傳統汽車海運的效率瓶頸。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副會長,中遠海運(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錢衛忠告訴汽車之家,公司打造的“中國汽車出海物流數字平臺”,整合全球航線資源,實現運輸方案智能匹配、艙位預訂與成本對價等功能,并布局海外智能倉儲中心,開發綠色物流路線,將大大降低運輸成本,同時通過全程可視化管理提升風險可控性。這種“智慧+綠色+全球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為車企提供了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全鏈條支撐。
可以說,中資企業通過“硬設施”(物流網絡、金融服務)與“軟服務”(政策協同、生態整合)的結合,不僅為中國汽車企業出海搭建了“高速公路”,更通過香港這一國際樞紐,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從“單點突破”走向“生態共贏”,助力中國汽車品牌在全球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2025香港國際車博會:助力車企“走出去”的核心平臺
2025國際汽車及供應鏈博覽會(香港)即將于6月12日至15日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盛大舉辦。此次展會不僅為汽車品牌展示最新產品與技術提供了優質舞臺,更為行業人士、消費者和媒體共同探討汽車未來發展方向搭建了重要平臺。
發布會上,香港國際汽車及供應鏈博覽會組委會主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全面介紹了本屆車博會的籌備情況、組織工作、展覽活動安排及展會亮點。
內地參展整車企業多達11家,包括上汽、一汽、東風、長安、北汽、廣汽、吉利、比亞迪、奇瑞、小鵬、零跑等主流汽車品牌均將高規格亮相。其中,中國一汽將攜紅旗全系品牌參展,金葵花高端品牌右舵車也將在現場供人品鑒;東風汽車將攜全系產品重磅登場,盡顯品牌擔當與創新技術;上汽集團將展示自主品牌全矩陣新能源產品;奇瑞汽車將首次歷史性地攜全品牌新能源車矩陣參展,并展示“海陸空”黑科技;吉利控股集團將攜“天地一體化”科技成果亮相,旗下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還將交付千臺遠程超級VAN訂單的首批車輛,投入香港新能源出租車運營。
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成果方面,本次內地參展的汽車供應鏈和科技企業近40家,寧德時代、地平線、Momenta等領軍科技企業將集中亮相,展出智能座艙、組合輔助駕駛、汽車芯片等領域的最新產品和技術成果。同時,眾多知名中資機構和在港科技企業,如香港的士總會、中港車身制造廠等,也踴躍參與此次展會。
車博會期間將舉辦多場高端論壇、專題講座、商務洽談以及投融資對接等活動。例如,2025國際汽車及供應鏈(香港)高峰論壇將圍繞主機廠發展戰略、供應鏈創新技術優勢、供應鏈金融服務等內容展開,提升中國汽車及供應鏈國際化發展能力;低空經濟峰會將構建大灣區低空經濟協同平臺,推動形成協同創新生態。這些活動為車企提供了與全球行業精英交流、合作的優質平臺,有助于推動汽車供應鏈的國際合作。
開幕式上,陸港兩地將聯合發起成立“中國汽車及供應鏈企業出海聯盟”,旨在依托香港成熟的資本生態、專業的服務資源和國際化網絡,為中國汽車企業的全球化發展提供支持。這將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在汽車產業的合作,助力車企在海外市場的拓展。
四、結語
香港作為中國車企出海的重要起點和試驗場,憑借國際視野、政策支持、資源集聚等多重優勢,為內地新能源汽車品牌提供了廣闊發展平臺。2025年國際汽車及供應鏈博覽會將進一步強化香港的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全球跨越式發展。
正如付炳鋒所言,香港車博會將以科技賦能、創新協同、品牌推廣、貿易促進為己任,繼續引領行業趨勢,服務產業、賦能香港,與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化步伐同行。(文/汽車之家 彭斐 吳沛哲)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