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車首發] 2025年10月16日,黃浦江畔的船廠1862,布加迪上海全新展廳開業,在Kingsway金斯威接手布加迪在中國的運營之后,又一次開啟全新篇章。同時,全球限量40臺的Divo(參數|詢價)也是首次在中國大陸亮相,代表著布加迪在W16時代的榮耀。



一、布加迪歷史
布加迪誕生于1909年,由意大利裔工程師 埃托雷·布加迪(Ettore Bugatti)在德國境內的阿爾薩斯地區(當時屬于德意志帝國,今屬法國)創立。早期代表作包括:Type 35:被認為是布加迪最成功的賽車,贏得超過2000場比賽,包括摩納哥大獎賽;Type 41 Royale:一款面向王室與貴族的超豪華轎車,搭載12.7升直列八缸發動機,僅生產六臺,奠定了布加迪在豪華車界的神話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布加迪工廠被占,Ettore于1947年去世后,公司逐漸失去方向。戰后布加迪嘗試復興推出Type 101等車型,但未能挽回頹勢。至1956年,公司關閉汽車生產線,只留下航空與鐵路領域的工程部門。

1987年,意大利企業家Romano Artioli購入布加迪品牌,成立Bugatti Automobili S.p.A.,總部設在意大利摩德納。他希望讓布加迪重回巔峰,于1991年推出了EB110,搭載3.5升四渦輪增壓V12發動機與全時四驅系統,性能出色,0-100km/h加速僅3.2秒,最高時速超過335km/h。EB110以其超前技術和造車工藝被譽為“90年代的機械奇跡”,但由于經濟衰退與成本過高,布加迪的意大利故事未能延續。
1998年,布加迪被大眾集團(Volkswagen Group)收購,進入全新階段。總部遷回法國莫爾塞姆(Molsheim),恢復了創始人的精神理念。前后兩代車型Veyron和Chiron以及其他延伸車型,用傳奇的W16發動機重新塑造輝煌。
2021年,大眾集團宣布布加迪與克羅地亞電動車企業Rimac Automobili合并成立Bugatti Rimac,由Mate Rimac出任CEO。這一轉折標志著布加迪正式進入新時代。新一代車型Tourbillon搭載混動V16發動機,延續“機械藝術”的精神,同時邁向性能的新紀元。
二、布加迪在中國
在Veyron時代,布加迪就曾被引入中國大陸銷售,是每年北京車展/上海車展的明星車型,布加迪中國曾打造過“龍年紀念版”,也為多位中國大陸藏家定制過特殊版本的Veyron。
Chiron時代,受到多方面的原因,通過官方渠道引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布加迪并不算多,但近兩年,陸陸續續有數輛Chiron通過粵澳兩地牌的形式進入中國大陸。
伴隨著Tourbillon的發布,布加迪邁入新的紀元,在中國市場,Kingsway金斯威的接手也帶來了更多可能。去年12月,Tourbillon展車在上海亮相,今年10月,全新展廳開業,Divo也是首次在中國大陸亮相。
三、布加迪Divo
2018年,布加迪在圓石灘車展上發布Divo。它以法國賽車手Albert Divo之名命名,這位傳奇車手曾在1920年代兩度為布加迪贏得Targa Florio耐力賽的勝利。Divo的誕生,代表著布加迪對品牌賽車靈魂的重新喚醒——不是追求絕對極速,而是要讓巨獸在彎道中翩翩起舞。






Divo的外觀,是空氣動力學與視覺沖擊力的完美結合。布加迪為它重新設計了車身面板,優化每一個曲面與進氣口,使下壓力比Chiron增加了約90公斤。前臉采用更銳利的分層式空氣導流結構,大尺寸進氣口與碳纖維導流片在高速下穩定氣流;尾部的固定式巨大尾翼取代了Chiron的可調擾流板,提供更持續的下壓力支持。



Divo依舊搭載那臺令人敬畏的8.0升四渦輪增壓W16發動機,輸出功率高達1500馬力,扭矩達到1600牛·米。匹配七速雙離合變速箱與四輪驅動系統,0–100km/h加速僅需2.4秒。不過,與Chiron追求極速不同,Divo的極速被限制在380km/h。Divo的底盤調校更為激進,懸架更硬,轉向更直接。車身減重約35公斤,這是一輛真正意義上為駕駛者準備的布加迪。




車內延續布加迪的精致奢華,大量使用Alcantara與碳纖維,配色方案可由車主獨家定制。全球限量40臺,發布時每臺售價約580萬美元,根據最新的拍賣記錄,現在的市場行情已經達到850萬美元。
Divo不是為了刷新極速紀錄而生,它讓人看見布加迪不止能直線狂奔,還能在彎道中展現優雅的控制力與機械美感。


四、總結
布加迪又一次亮相上海,這一次除了全新的展廳,還有極致性能的Divo。雖然這個時代,電動機改變了汽車行業等級森嚴的“馬力階級”,但能夠輸出1500馬力的純內燃機,除了工程意義,更是一件藝術品,而布加迪,是這個領域最閃耀的那個。(文/汽車之家 龐珅)





